撰文=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
華語的「糕」泛稱用米、麥、豆類磨粉做成的食品,但在台語、客語則可再細分為「粿」(客語稱粄)和「糕」。
例如:華語的「年糕」,台語稱之「甜粿」,客語稱之「甜粄」。華語、廣東話的「蘿蔔糕」,台語稱之「菜頭粿」,客語稱之「菜頭粄」。華語的「綠豆糕」,台語和客語都稱之「綠豆糕(仔)」。
(圖片提供=貓頭鷹出版)
那麼,台語的「粿」與「糕」如何區分呢?
一般來說,「粿」大都以米磨漿做成,「糕」則是以米或豆類磨粉,並使用模印做成,所以「粿」的水分多,「糕」的水分少。但這種區分方法也有例外,例如「油炸粿」(油條)實在不像「粿」,而「米糕」的水分可不少。
在台灣,用米漿加配料放在碗裡蒸成的小吃,現在大都稱之「碗粿」,很少聽說有人叫「碗糕」。但在教育部的《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收錄了「碗粿」及近義詞「碗糕」兩個詞條;在日本時代的《台日大辭典》,卻不見「碗粿」,而有「碗糕」、「碗糕棵」,而在清代文獻,並沒有「碗粿」和「碗糕」的記載。由此可見,自日本時代以來,「碗粿」和「碗糕」都有人講。
質疑別人不知在講什麼,台語有一句輕蔑的話:「講啥物uánn-ko ?」(台語「啥物」就是什麼的意思)。但uánn-ko這兩個字是「碗糕」還是「碗膏」?卻有不同說法。
「碗糕」我們知道是食物,「碗膏」則不是食物名稱,從字面上只能說碗裡有膏狀物。「膏」在台語指黏稠的東西(或形容黏稠),例如男性的精液,所以一般說母蟹有卵(黃)、公蟹有膏。「膏」也變成有料無料、有才無才的比喻,清代台灣書生(秀才)渡海去福建省城福州參加科考(舉人),就被嘲笑:「台灣蟳,無膏」。
但罵人講的話有錯或沒料,為什麼要比喻為碗糕或碗膏呢?在網路上可找到台語文專家的看法。
有人說這句話其實是罵人講的話像大便,因大便很難聽,就以很像大便的「碗糕」代替。但我質疑:有人會把碗糕想成大便嗎?
另有人說膏指精液,所以「碗膏」是罵人的髒話。但我也質疑:為什麼男人的膏會放在碗裡?
我猜想,台灣早年可能因為地方不同,而有「碗粿」、「碗糕」不同的講法。如果這樣,那麼講「碗粿」的人,聽到有人講「碗糕」,就會質問對方:「講啥物碗糕!」我們可以想像一種情境,例如我住的地方都講「碗粿」,結果來了一位外地人一直講「碗糕」,我可能就跟他說:「阮講碗粿啦!你講啥物碗糕?」
以此來看,「講啥物碗糕」這句話並不一定有惡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人覺得這是一句俏皮話,因為要看講話的場合和語氣。
內容來源=《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出版
延伸閱讀
▶客家料理常見的酸菜、福菜、梅乾菜,竟然是來自於同一種菜?
▶「雞捲」沒有「雞肉」?那為什麼叫做雞捲?
▶陪台灣人過冬的「歲寒三友」飲食秘方就是它!
留言 1
Phoenix
長知識了
2022年11月15日01:4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