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端午節落在5月31日,這一天除了吃粽子、立蛋、划龍舟,更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避邪開運節日。從禁忌、習俗到招財小撇步,全攻略一次看懂
2025年5月31日適逢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作為中華文化中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不僅有著深厚歷史淵源,更蘊含著豐富的民俗信仰與生活智慧。除了應景吃粽子、觀賞龍舟賽,這天也被視為全年陽氣最盛之日,透過正確的祭拜儀式與習俗安排,有助於招來平安與好運。
根據史料與文化部資料,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源自古人驅瘟避邪的傳統。歷史上流傳紀念屈原的說法廣為人知,但事實上,划龍舟、配香包、立蛋等活動早已存在於更古老的祭神儀式中。為了祈求全家健康順遂,人們會在家中門口懸掛艾草與菖蒲,搭配蒜頭、香茅與石榴花,被稱為「天中五瑞」,具有驅邪淨宅功效。此外,傳統還會以黃酒代替古代的雄黃酒飲用,象徵防疫與納福。
端午節亦有許多禁忌,特別是在農曆五月被稱為「毒月」的背景下更應留意。當日應避免前往醫院、山林或海邊等陰濕之地,以防染病或招來穢氣。也不宜在此日行房,需保存體力與正氣。使用整串粽子作供品亦為禁忌,因粽繩有「繩煞」之嫌,建議改以散裝粽子祭拜。此外,平安符應妥善保存,不可隨意棄置,以保全年平安。
想在這天開運轉運,可於午時,也就是上午11點至下午1點之間進行淨化與祈福活動。例如可飲用五杯清水,心念平靜地想像招財畫面,象徵吸收陽氣與財運。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以清水沐浴,代表洗去晦氣。搭配海鹽浴或在身上隨身攜帶一撮海鹽,亦被認為能淨化氣場,提升能量。若家中有綠幽靈水晶,也可放置於房門開口45度角的位置,有助身心穩定與病氣遠離。此外,亦可嘗試以沸水煮十枚硬幣後,放置於存摺上靜置十天,再花掉或捐出作善事,藉由流動能量累積財氣。
拜拜則是端午節不可忽略的重要儀式,民間習俗依時段區分祭拜對象:上午9點至11點祭拜神明,中午11點至12點拜祖先,下午2點至4點則敬地基主。拜神明時可準備三牲、酒茶、粽子與水果,水果建議選擇奇數且避開葡萄、蓮霧與釋迦,避免音義不祥或象徵不敬。拜祖先時應保留供品完整、乾淨,拜地基主則多從廚房或陽台往客廳方向祭拜,供品可用雞腿便當、飯菜與粽子,方便又具誠意。
至於粽子的供奉數量也有學問,一般建議選擇雙數,如6顆或12顆,並須事先蒸熟後再作供奉。若使用鹼粽,則可用於祭祖,但不適合供奉神明。各類供品在供拜過後的使用也需留意,拜過祖先的食物不可再重複拜給地基主,以示敬意與分際。
此外,午時水則是端午開運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式之一。只要在當日午時,也就是11點至13點之間取用的水源,不論來自自來水或濾水器,皆可視為陽氣充沛的午時水。可用於擦拭門窗、家具,或在辦公桌加鹽清潔,象徵以純陽之氣形成能量結界,有助淨化空間與驅散霉運。簡單日常的淨化動作,也能為新的一年注入吉祥好運。
想讓端午節過得更有意義,不妨從掌握傳統習俗、理解禁忌細節做起。無論是備好雙數粽子、安排正確祭拜流程,或是用午時水提升家中與自身氣場,都是連結文化與祈福的實踐方式。當家人齊聚一堂,共同守護一份傳承千年的節日溫度,也就為這一天注入了最美好的祝願與力量。
2025端午節日期與由來
・日期:2025年5月31日(農曆五月初五)
・由來:紀念屈原、送五瘟、驅毒避邪,也被稱為端陽節、詩人節
端午節必做傳統習俗
・掛艾草、菖蒲、蒜頭、香茅組成「天中五瑞」,驅邪避煞
・飲用黃酒代替雄黃酒,象徵辟邪納福
・正午立蛋,傳說可吸收陽氣,帶來整年好運
・划龍舟比賽源自祭神儀式,象徵送邪迎吉
・用蘭湯沐浴、灑雄黃水清淨屋宅
六大端午禁忌
・忌探病、進陰氣重地
・忌行房,避免元氣流失
・忌登山涉水,以防毒蟲與水厄
・忌送整串粽子,避免「繩煞」
・忌將祖先供品再拜地基主
・平安符需妥善保管,不可亂丟
端午節拜拜流程與供品建議
・上午9–11點拜神明:三牲、粽子、水果,水果以奇數為佳
・中午11–12點拜祖先:可延用神明供品,粽子須雙數
・下午2–4點拜地基主:廚房面客廳方向拜,備雞腿便當或飯菜、水果
端午節不可用的水果供品
・葡萄:「逃」諧音
・蓮霧:空心象徵「無心」
・釋迦:形似佛像,不敬
端午開運招財法
・午時水(11點至13點)可飲、擦拭家具驅晦氣
・海鹽泡澡或攜帶海鹽淨化氣場
・綠幽靈水晶擺放於房門打開45度角處穩定能量
・水煮硬幣法提升財氣:煮沸10枚硬幣,放置存摺上靜置10日再使用
端午節粽子拜拜注意事項
・建議拜6顆或12顆雙數,且需先蒸熟
・鹼粽可祭祖但不宜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