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你敢放心坐公廁馬桶嗎? 皮膚科醫師教你自保4守則

康健雜誌

發布於 2020年02月05日09:30 • 出處/康健網站 文/張靜慧 圖/陳德信

髒、臭、濕、暗、治安死角,加上被踩髒踩裂的馬桶座,是很多人對公共廁所的印象;憋著尿在女廁外大排長龍,更是女性共同的夢魘。大家更擔心,坐上曾被無數人坐過的馬桶座,會不會得到傳染病?

上公廁,一定要那麼痛苦嗎?

馬桶座傳染疾病機率低

「我也是女性,可以理解女性的感受,不過擔心坐馬桶座會被傳染性病、皮膚病,有些多慮了,」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醫師李幼華說。

一般傳染病有四種傳播媒介:細菌(如淋病、梅毒、披衣菌)、病毒(如疹、菜花)、寄生蟲(如陰蝨、疥蟲),以及黴菌(如股癬、體癬)。

李幼華指出,細菌引起的淋病、梅毒等病,最常見的傳染途徑是性行為及皮膚直接接觸;換句話說,坐馬桶座與性行為無關,也沒有直接接觸他人皮膚,「得到這些病的機率非常低。」

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疹、菜花,也多是藉由性行為及直接接觸傳染。如果前一位馬桶使用者尿液中有病毒,而且病毒正處於活性期,而下一位使用者沾到前一位的尿液,「理論上有可能被傳染,但實際上沒有發生過。」

較之下,生命力強的寄生蟲及無所不在的黴菌,理論上比較可能存活在馬桶座上,傳染給下個使用者,「不過這樣的病例也幾乎沒有,」李幼華說。

她也說,歐美國家的廁所都是坐式馬桶,民眾也同樣有衛生疑慮,不過醫學研究及醫生的看診經驗都顯示,經由馬桶座傳染疾病是「possible,butunlikely」(有可能,但機率不高)。

「注意廁所衛生是對的,不過倒不用太擔心,」李幼華笑說。

上公廁自保守則

(圖片來源:Pixabay)

使用者對馬桶座的衛生顧慮多半可能是心理因素作祟。想想看,這個馬桶座曾被無數不知名的人坐過,萬一他們有病,我豈不是無辜受害?

因此,就算種種證據顯示馬桶座不太可能傳染疾病,恐怕大家仍不放心,李幼華提出下列「上公廁自保守則」:

1.前一人使用後不要馬上接著用,多等幾分鐘,因為病毒、細菌需要一定的溫濕度才能生存,離開人體幾分鐘後就會死掉。

2.用衛生紙或濕巾擦一擦馬桶座再坐。沾肥皂擦可以拭去細菌、病毒,如果不方便用肥皂,單用衛生紙擦幾圈也可以,特別是擦掉尿液。

3.公廁提供坐墊紙最理想,可以隔開皮膚與馬桶座直接接觸。有些公廁使用電動更換的塑膠坐墊也很好,尿液不會穿透。

4.如果還是不放心,就上蹲式馬桶吧。

理想公廁,從自己做起

〉不踩在馬桶座上上廁所

建築師陳碧潭說,馬桶長期受壓,容易變形、傾斜,最後爆裂,非常危險。最近有位女性如廁時踩裂馬桶座而受傷,就是一例。把小孩放在洗手檯上,長久也會壓壞洗手檯。

〉儘量瞄準便池

陳碧潭說,台灣的蹲式廁所普遍過短、過窄,的確不易瞄準,需要特別注意。建築師吳明修也認為便池過於短窄會污染地面,他設計公廁時就特別要求廠商加長、加寬便池。

〉尊重下一個使用者

沒有人想使用被排泄物污染的馬桶,將心比心,如果你弄髒了馬桶座或便池,請順手清一清,或請清潔人員處理。

〉保持乾燥

地面潮濕容易滑倒,也不易維持乾淨。洗完手,不要往地面甩水,用擦手紙或烘乾機把手弄乾,並用擦手紙順手擦乾洗手檯。

延伸閱讀:

飯店乾不乾淨 入住先檢查「它」就知道

廁所好臭無法靠抽風機解決 試試不花錢8招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