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火星斜坡條紋特徵不是水痕,新研究稱與風、塵埃活動有關

科技新報

更新於 05月20日12:44 • 發布於 05月20日12:44

在火星斜坡上,可看見一些稱為斜坡條紋的狹長深色特徵,形成途徑不明,科學家多年來認為與水從地下滲出有關,成為火星居住誘人線索。但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這種特徵實際上可能與水無關,而是由風、塵埃作用形成。

NASA 維京號在 1970 年代首次確定火星隕石坑壁上存在又長又深的指狀特徵,它們能在火星表面伸展數百公尺,其中有些屬於常年性斜坡條紋,有些則屬於季節性斜坡紋線(即只出現於特定季節,其他時間會消失)。

多年來,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特徵與液體流動有關,表明這顆星球目前仍可能存在液態水,預測水從地下(如冰層或地下含水層)滲出並短暫流過火星表面。

但近日瑞士布朗大學、伯恩大學團隊使用機器學習方法建立、分析大量斜坡紋線特徵數據集,發現這些條紋特徵與水無關,而是來自風與塵埃活動。

統計分析表明,我們預期火星能找到液態水或水冰之處,常年性斜坡條紋或季節性斜坡紋線其實都不會出現,取而代之的是更普遍於風、灰塵劇烈活動地區發現。

研究團隊指出,斜坡條紋於年輕火山口附近更常見,當撞擊震動使灰塵鬆散,細塵層滑在陡峭山坡滑落就可能形成條紋;同時,我們也常在落石區域發現經常性斜坡條紋。

了解這些特徵成因對未來火星任務探索方針至關重要,如果火星表面水資源比預期少,那可能就要先跟殖民火星的想法保持距離。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首圖來源:HiRISE, MRO, LPL (U. Arizona), NASA,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