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吃藥不配水藥丸卡食道!醫師提醒: 4 種藥物容易造成食道發炎、潰瘍

Heho健康

更新於 2021年05月04日05:25 • 發布於 2021年05月03日23:00 • 林以璿

吃藥一定要配水服用嗎?醫師指出這不只是為了服藥的順暢度,也是為了保護食道健康,因為藥物如果卡在喉嚨裡,可能會引發食道發炎、潰瘍,尤其是四環黴素等抗生素、鐵劑、阿斯匹靈等止痛藥容易導致食道發炎或受損,膠囊類的藥物也容易黏著在食道壁上,需要特別小心。

部立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洪弘昌指出,近日有一名病人因為飽受青春痘困擾,門診就醫後,回家服藥僅喝了1口水就吞下膠囊藥物,結果覺得喉嚨卡卡,甚至晚上在床上平躺時,開始出現胸悶、胸口痛等症狀,而且覺得胸口總有食物卡住的異物感,隔天上午至腸胃科門診就醫,醫師透過內視鏡檢查發現藥物正卡在食道中處,若卡太久恐造成潰瘍甚至食道穿孔。

 4 種藥物沒吞好,容易造成藥物性食道炎

洪弘昌表示,藥物卡在食道是造成藥物性食道炎的主要原因,有些藥物特別容易導致食道發炎或受損:

  • 四環黴素等抗生素
  • 鐵劑
  • 阿斯匹靈等止痛藥

另外,膠囊類的藥物也容易黏著在食道壁上,對腸胃道有刺激性,若滯留在食道,容易造成發炎或潰瘍等傷害。

照片檔 ID:863552526
照片檔 ID:863552526

誰是藥物性食道炎高風險群?女性、小孩要小心

藥物性食道炎及潰瘍特點在於胸口中段的疼痛,能夠用手指明確指出疼痛點,且伴隨吞嚥疼痛,嚴重時就連喝水也會痛,最重要的是,發病前1到2天曾服用藥物。

醫師指出,女性體型較為嬌小、食道較窄,且較常因為泌尿道感染、經痛等原因而服用抗生素、止痛藥等藥物,因此,更容易罹患藥物性食道炎及潰瘍。另外,6 歲以上小孩開始嘗試吞藥丸時也可能因為不熟練導致藥丸卡住,家長務必全程陪同,並確保孩子吞藥之後再喝點水,協助藥物下滑。

預防藥物卡在食道上,避免藥後直接躺下

藥物卡在食道上引起潰瘍的事件不少見,醫師提醒,病人在吞服藥物時有 6 點需要注意:

  • 服藥時應坐著或站著,勿馬上躺著休息,可減少藥物在食道停留時間。
  • 睡前用藥最好在臥床前 10 分鐘服用。若服藥後即上床睡覺,增加藥物在食道內停留時間。
  • 吞服藥物時併服的水量,一般建議服用是足夠水量,最少要 100 c.c 以上,以減少藥物與食道黏膜接觸時間。
  • 若有藥錠或膠囊還「黏著」在胸口的感覺,應多喝開水,若無法解除症狀應尋求醫師協助。
  • 有食道阻礙的患者(如食道狹窄),發生藥物滯留引起食道炎及潰瘍的機會也相對增加,需更加小心。
  • 若需服用特殊劑型藥品,應確實遵守服藥規定或尋求藥師協助。

如果服藥後出現吞嚥疼痛、胸悶胸痛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預防藥物性食道炎的發生。治療方面,以類似胃乳的口服懸浮液為主,覆蓋在黏膜和潰瘍傷口的表面,形成物理性保護。另外,開立抑制胃酸的藥物,避免胃酸逆流造成進一步的傷害。為了避免復發,建議少吃太硬和太燙的食物。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

吃藥最好配常溫冷開水 但吃這種藥請配「可樂」!

忘記吃藥到底要不要補?藥師教你「對半原則」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