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新的一年告別說話壞習慣!別假裝禮貌,反踩中這5種職場地雷用語

商周.com

發布於 2023年01月09日01:00 • 邱韞蓁 編譯
新的一年告別說話壞習慣!別假裝禮貌,反踩中這5種職場地雷用語

邁入2023年,一起跟不自知的說話壞習慣再見吧!

2022年,歐美職場上,除了大離職潮與安靜離職,其實還有一個趨勢持續發酵中——「被動式攻擊」(Passive Aggressive),指不直接或公開表達不滿,而以隱諱、間接的方式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OnePoll於2022年底公布調查,發現疫情爆發以來,多達70%的美國上班族,正歷經前所未見嚴重的被動式攻擊。而且,企業培訓平台Go1的人資長洛南(Ashleigh Loughnan)解釋,這股風氣不僅影響公司文化,還會增加員工壓力,促使其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也就是安靜離職,因此損害生產力。

不過,經常接受CNBC、紐約時報等各大外媒訪問的演講與溝通專家鮑伊(John Bowe)發現,其實被動式攻擊,不一定總是有意的。換言之,人們有時只是很難面對自己真實的情感,導致言行舉止含糊不清。

但,如果不直接傳達訊息,不僅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化解緊張,更糟的是,不清不楚的行為,容易讓其他人擅自猜想,因此讓自己更不受尊重。

鮑伊提醒,成功的溝通者,不僅會直接切中要點,同時還能避免使用惹惱對方的詞彙。

以下是職場上常見的被動式攻擊用語,雖然感覺禮貌,實則可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不舒服!

1. 「溫馨提醒」(Just a friendly reminder)

鮑伊稱此為清嗓子。言下之意,就是以委婉的方式,試圖引起注意。但,這掩飾了你的要求,而且可能會讓對方覺得很嘮叨,甚至令人懷疑是否暗中責備、專橫跋扈。

其他類似的用語,包含:「根據我上一封郵件」、「不確定你是否收到了備忘錄或通知,但……」、「正如我之前提到的」。

更好的辦法,是請直說:「嘿,很抱歉再次打擾你,但我需要一個回應。」

2. 「別誤會,但……」(Don’t take this the wrong way, but…)

根據美國線上學習平台Preply調查,這是受訪者認為最糟糕的前三名被動式攻擊用語,原因是給人一種批判性、或者自認高人一等的負面感受。

然而,只要不粗魯,其實合理的批評不僅必要,有時反而有益。所以鮑伊提醒,說話前請先聚焦於要解決的問題,並提議:「請問現在方便講話嗎?有些事一直困擾著我,」或是「我很擔心你的表現,我們來聊聊。」

3. 「知道了」(Got it)

雖然只是想簡單表達收到了,但經常被解讀為意思大不同的諷刺版本:「閉嘴,我聽到了啦」、「你很煩,不要煩我」。而諷刺,是最明顯、且最傷人的被動式攻擊形式。

因此,如果心情不好,最好先檢查自己為何不開心,不要把不滿轉嫁其他人。「如果我看起來很不耐煩,我很抱歉。這項任務對我來說很難」、「我壓力很大,因為今天是任務截止日。」

4. 「我在等的那個任務做得怎麼樣了?」(how are we doing with that task I'm waiting for?)

放軟身段表達請求,看起來很禮貌,卻可能被當成變相威脅。職場上,明確說出需要什麼、何時需要,非常正常,所以不用假裝。

最好的方法是:坦誠相待。提醒對方最後期限,然後解釋失敗的風險:「明天我真的需要這個,否則客戶會很不高興。」

5. 「如果那是你想要的」(If that’s what you want to do)

根據線上學習平台Preply的調查,受訪者覺得這句話跟「別誤會,但……」類似,給人批判性、或者自認高人一等的負面感受。鮑伊補充,「如果那是你想要的」本身就帶有不贊成的意味。類似的被動式攻擊判斷,包括:「只是讓你知道一下」、「供日後參考」。

即使不同意,但較好的處理方式,是直接說出來,並表達自己為什麼疑慮。

資料來源:CNBCPreplytalker news

核稿編輯:吳中傑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