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火鍋控」當心吃出一肚子氣!吳明珠傳授消脹氣3穴位

健康2.0

更新於 2020年03月22日16:00 • 發布於 2020年03月22日16:00

各色蔬菜、豆腐、海鮮、肉類,再搭配上一碗白飯或麵食,這樣的食材組合在火鍋店裡經常可以見到,看起來營養均衡又飽足,但幾位專家提醒,它們可能讓你吃出一肚子氣!

 

洋蔥、紅蘿蔔當湯底 小心脹氣!

許多人喜歡在湯裡煮洋蔥,尤其洋蔥在經過熬煮後,味道鮮甜、口感軟爛,特別美味。中醫師吳明珠提醒,洋蔥對於容易脹氣或氣滯血瘀體質的人來說,反而容易脹在腹部。

 

除了大眾熟悉的「產氣食物」豆類之外,減重醫師蕭敦仁點出,花椰菜也是容易讓人脹氣的食材;營養師黃淑惠則表示,火鍋食材常見的地瓜、南瓜、馬鈴薯、芋頭、玉米也都名列其中。

膳食纖維無法消化 變成「產氣元凶」

這些食材平時被譽為「高纖模範生」,但如果是產氣體質的人,食用時就要特別注意了。黃淑惠說明,人體腸道因為無法消化膳食纖維,其中短鏈膳食纖維會被腸道利用、製造大量的氣體。

 

大多數的產氣蔬菜有一個特色,就是味道特別濃,也就是有豐富的含硫化合物,雖然有助於抗氧化、抗癌,但另一方面在腸道也容易產氣;像是胡蘿蔔、韭菜、青椒、蘋果、柑橘、葡萄、果乾,也都是產氣食物,當然豆製品和碳酸飲料更是產氣體質者的飲食大忌。

 

如果是產氣體質的人,建議不要用洋蔥、紅蘿蔔熬湯,黃淑惠推薦改以昆布、大白菜、高麗菜當湯底。

 

吳明珠:消脹氣3穴位

經常飯後一肚子氣的人,吳明珠也提供3個「消氣」穴位──中脘、足三里、太衝,多按按就能幫助緩解脹氣。

 

 

中脘穴位在肚臍上方、胸下軟骨連線的正中間,如果是腹部脂肪較豐富的人,可以先吸氣、再吐氣,將氣通通吐出,腹部自然會往內凹陷,此時再按壓中脘穴;建議於飯前或飯後脹氣時按壓。

 

足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3吋(4個指幅)、沿著脛骨往外1個指幅的地方;可以握拳從上往下敲打足三里,也可以按壓。

 

有些人容易緊張,肚子總是鼓鼓脹脹的,吳明珠建議偶爾泡泡腳,同時按壓腳背的太衝穴;或是以踮腳的方式,促進腳掌的氣血循環,有助於緩解緊張造成的腹脹不適。

 

相關文章

便祕多吃蔬果?小心!15種「高腹敏蔬果」反而害你脹氣腹痛

「化食功」超有感!消脹氣、瘦腹部,還讓你變年輕

雙手十指養生:脹氣、心肺差、腰痠該按哪一指?

打嗝停不下來 竟是這個器官生病了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