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式病毒盛行,除了新冠持續在高原期,腸病毒也流行,而且今年流行的病毒是伊科病毒11型,特別容易讓新生兒引發重症,台灣今年已經累計5個重症個案,並且其中4例死亡,疾管署公布預防新指引,請新手爸媽多注意。
抱起新生兒滿臉笑意,但這樣的親密接觸近期可能要緩緩。隨著腸病毒疫情升溫,疾管署建議,嬰兒未滿三個月,母親如果有腸病毒感染,在症狀期間,建議不要餵母乳。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依照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未滿3個月大的這些小朋友,新生兒跟小嬰兒,如果媽媽是有感染腸病毒的症狀,或有感染腸病毒的可能,經過醫師評估都建議,不要來餵食母乳。」
台安醫院小兒科醫師陳萬德:「台灣報告的幾個個案,它整個(腸病毒)(在身體)擴散出去之後,導致各個器官的影響,最後是所謂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2025年至今,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就有5例,且有4例已經死亡,死亡率比以往的百分之10高得多很多。那是因為,今年流行伊科病毒11型,特別容易造成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台安醫院小兒科醫師陳萬德:「當然過去我們不會說,就餵母奶這塊 我們不會說,你得了腸病毒 停止餵母奶,只是說 最近國際上也好 或台灣,的確因為腸病毒感染,新生兒死亡率的案例有增加的趨勢。」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這只是建議,所以如果說醫師評估仍然有必要,媽媽必須要哺餵母乳的話,並不會有一些像是處罰,或者是 違反的疑慮。」
原先是建議從親餵改瓶裝,現在專家證實,母乳中可能含有腸病毒,改成建議不要餵母乳,也是台灣第一次除了愛滋病,建議不要餵母乳的病症,可見此次的腸病毒疫情,不可不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