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都以為自己聽力很健康,殊不知聽力問題並不只發生在銀髮族。一位30歲澳洲藝術家Sarah McCreanor某次與朋友討論耳朵不適,嘗試在耳邊搓搓手指,結果竟然意外發現完全聽不到摩擦聲,進一步檢查診斷出中重度聽力損失,聽力程度相當於6、70歲,醫師建議配戴助聽器以維持日常生活品質。
Sarah在TikTok以自身經歷分享,以前以為年輕人不會有聽力問題,但仔細回想,確診前就常在工作時發生聽錯話的尷尬場面,與人聊天交談也偶爾要猜測對方說了什麼話,提醒不管什麼年齡層都要重視聽力保健。
聽力有沒有問題搓手指就知道!快速檢測聽力綠燈還紅燈
我們自己該如何知道聽力正不正常?用手指、手掌在耳邊「搓搓看」是最快的方法!有研究顯示,用手指摩擦測試法可以準確找出聽力損失患者,準確度高達91%,簡單快速還不需要特殊設備,就有望揪出潛在聽力問題。
【60秒聽力自我檢測步驟】
環境:建議在背景噪音低於55分貝的環境下進行,約是普通交談的聲音大小,能使75%聽損40分貝以上的患者及早被發現。
搓手指姿勢:單手比出手指的手勢,用大拇指和食指在耳邊輕輕摩擦,仔細聆聽摩擦聲,確認兩耳是否都能聽到聲音。
搓雙手測試:若聽不清楚,可改用雙手手掌在耳邊互相摩擦。
【檢測結果】
綠燈:雙耳都能清晰聽到搓手指聲,聽力正常。
黃燈:單耳聽不到搓手指聲(只有一邊能聽到),可能有單側輕度聽損,雖然對日常溝通影響不大,但可能需注意聽聲辨位能力較弱、也要多留意吵雜環境的聽力狀況。
橙燈:雙耳都聽不到搓手指聲,但可以聽見搓手掌聲,可能存在失能性聽損,日常生活溝通與聆聽已有影響,建議盡快就醫。
紅燈:雙耳無法聽見任何搓手指聲和搓手掌的摩擦聲,明顯影響日常生活,通常電視要開很大聲、講電話聽不清楚、溝通時需要旁人重複訴說,甚至可能已達第二類聽覺機能障礙證明資格,建議儘快諮詢專業聽力師或耳鼻喉科醫師。
聽力下降別忽視!小心失智風險大增1.6倍
現代人常因長時間戴耳機、音量過大而無意間傷害聽力。日本耳鼻喉科醫師中川雅文提醒,耳機音量最好控制在70分貝以下。另外,也建議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高噪音環境,生活中也可能存在「耳力殺手」,像是吸塵器、吹風機、捷運,如果覺得耳朵負擔稍大,記得讓耳朵好好休息一下,必要時使用耳塞減少外在的傷害。
一旦發現聽力異常,千萬別輕忽!因為一篇刊登在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的研究就指出,4成失智症可歸納自12種風險因子,其中「聽力損失」就名列第一,比例甚至高過高血壓和糖尿病。另一篇英國研究也發現,50歲以上患有中度聽損的人,失智風險比正常聽力者高出1.6倍。
日本抗老化專家伊賀瀬道也解釋,聽力下降因為不容易聽清楚他人的聲音,久而久之會讓人逐漸減少社交互動的意願,且聽力損失會降低對大腦與神經的刺激。因此,有聽力損傷需要及早治療,必要時配戴助聽器,能改善溝通品質,還可能還有助於延緩認知能力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