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西部地震帶易成災!一張圖懂台灣3大地震帶

民視新聞網

更新於 2021年10月24日05:55 • 發布於 2021年10月24日05:56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會處,地震發生相當頻繁。宜蘭南澳24日下午發生規模6.5,劇烈搖晃讓全台都相當有感,所幸目前尚未傳出災情。事實上,中央氣象局指出,台灣地震帶可分成3處,尤其「西部地震帶」最容易造成災害。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在臉書專頁說明,「東部地震帶」是大家最熟悉的,此區的地震大多都是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碰撞直接造成的。範圍北起自宜蘭東北方的海底,涵蓋花蓮、成功、臺東等地,南端幾乎與菲律賓地震帶相接。這一帶地震特徵是震源較深,尤其是花蓮以北區域,因板塊隱沒作用,震源深度可達到300公里左右。
另外,「西部地震帶」是容易出現嚴重災情的地震帶,地震成因是來自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範圍包括臺灣西半部地區。地震特徵是震源較淺,約10餘公里左右。尤其西部人口密度高,有許多大都市,一旦發生大地震,常常傳出嚴重的災害。
最後是有地熱、火山活動的「東北部地震帶」,因受到沖繩海槽的擴張作用影響而造成地震。這帶地震特徵是震源較淺,且因為來自弧後盆地的張裂行為,大多呈現正斷層的樣態。

一張圖看懂台灣三大地震帶。(圖/翻攝自報地震-中央氣象局)
一張圖看懂台灣三大地震帶。(圖/翻攝自報地震-中央氣象局)

《👉加入民視新聞Line好友,重點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