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豬肉愛好者必讀!7大部位料理秘訣公開,「這裏」口感最好也最貴

姊妹淘

更新於 05月28日13:43 • 發布於 05月28日13:43 • 劉珮芬 採訪報導
2
豬的每個部位幾乎都能吃喔!(圖片來源/canva)

豬肉在台灣是主要的肉食來源,尤其台灣國產豬肉更是國人首選,且豬隻的每個部位,幾乎都可以運用在各式料理中,無論是煎、滷、炒、炸、煙燻,還是煮火鍋,每種料理方式都能帶來不同的口感與風味。不過妳知道豬的每個部位要如何料理嗎?這次就由農業部來教大家發揮豬肉的美味最大值。

梅花肉片最常拿來涮火鍋。(圖片來源/canva)
梅花肉片最常拿來涮火鍋。(圖片來源/canva)

豬肉部位大解析 這樣料理最好吃

1. 霜降頸肉(松阪肉)

豬頸肉又稱為松阪豬肉,注意喔,它並不是自松阪,而是因為它像松阪牛肉一樣油花分布均勻,才取名為松阪豬肉。豬頸肉是在豬頰連接至下巴脖頸處的位置,特別的是,一頭豬只有兩片,所以通常價格較高,因為油花分布均勻,肉質鮮嫩,是豬肉口感中最佳的,適合燒烤、煎、炒等方式。

2. 肩胛肉(梅花肉及胛心肉)

肩胛肉又分為上半部的梅花肉及下半部的胛心肉,梅花肉片位在豬的背脊到肩頸骨處 ,是火鍋豬肉片中常吃的部位。胛心肉,油脂較少,瘦肉率高,可作為絞肉,這部位的肉質鮮嫩,油脂均勻,適合燉煮、燒烤、烘烤等料理方式。

3. 前腿肉

前腿肉就是豬的前腿,通常會去皮、去骨,這部位的肉質粗厚、結實,適合燉煮、紅燒等料理方式,也常作為各類豬肉品加工原料。有名的萬巒豬腳、德國豬腳都是使用豬前腳部位製作。

4. 大里肌肉

里肌肉位在豬隻背脊處,通常會去皮、去骨及僧帽肌(豬的肩胛部分,通常附著在靠近肩胛部的外緣)等,是豬肉中最長的肌肉。由於肉塊完整、組織均一,排骨便當中的排骨多採用這部位。適合以煎、炸等方式料理。農業部更建議民眾,有機會可以試試料理僧帽肌(俗稱二層肉),它跟松阪一樣有油花分布,且具有脆脆的咬感。

滷三層肉也是大家喜歡的料理方式。(圖片來源/canva)
滷三層肉也是大家喜歡的料理方式。(圖片來源/canva)

5. 小里肌肉

小里肌肉又稱為腰內肉,含2條小腰肌,位在背脊骨下方位置。這部位無骨無筋,特別鮮嫩,油脂含量低,肉味偏淡,不適合長時間燉煮,以免味道流失,建議以煎、炒、炸等方式料理。

6. 五花肉(三層肉、培根肉)

五花肉是腹脇肉其中一塊,位在豬的腹部位置,豬皮、油脂、瘦肉一層層分布相當清楚,被稱為「三層肉」,又常被做成培根,因此也叫「培根肉」,有名的東坡肉、梅干扣肉也是使用這一部位。五花肉的油脂、瘦肉極具層次,口感軟嫩、風味十足,適合用來燉煮、紅燒等方式。

7. 後腿肉

位在豬的臀部位置,後腿肉質較其他部位結實,瘦肉比率高、油脂較少,肉質的口感上較柴澀 ,常被用來做絞肉、肉羹或快炒,也很常用做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及貢丸等。

(圖片來源/農業部粉專)
(圖片來源/農業部粉專)

豬肉每個部位都有獨特的風味和烹飪方式,無論是用於家庭餐桌上的日常料理,還是餐廳裡的精緻佳餚,都能滿足不同口味需求。透過對豬肉各部位的了解和運用,也能為烹飪帶來更多的靈感和樂趣。

延伸閱讀:

趙小僑健檢發現「乳房長了一個東西」坦言:「心情有點複雜」

國健署公布10大癌症徵兆,呼籲定期接受「免費」5篩檢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