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8個症狀說明胸椎出問題,這種併發症更要注意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20年03月08日04:00 • 發布於 2020年03月07日04:00 • 王淼(中醫養生專家)

【早安健康/王淼(中醫養生專家)】 胸椎與心臟疾病

一旦胸椎出問題,患者多會表現出心慌、胸悶或者出現心律失常的現象。這類患者多為青壯年,男性遠高於女性,且體形多較瘦,患者從事的工作也與此有密切關係。

若感覺到胸悶、心慌,在排除心臟問題的前提下,一定要去檢查頸椎和胸椎的健康狀況,看其是否有錯位、增生或退化。支配人體心臟的交感神經起源於胸椎的第一節到第五節椎節內,並且此神經纖維可上行到頸椎的交感神經處,形成心上、心中、心下神經共同包圍心臟的狀態。當頸椎和胸椎出現關節錯位現象後,就會明顯刺激、壓迫到交感神經纖維,並引起患者心率發生改變,甚至可能出現期前收縮現象。

根據臨床統計資料發現,在胸椎錯位引發心慌、胸悶現象的患者中,多數病人都曾有過外傷史,或者有長期背部慢性傷害的情況。從病症表像來看,患者可能明顯感覺到背部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狀態,總感覺好像有什麼東西壓在上面,且頸部和背部都有酸脹疼痛感。這除了與坐姿不良以及工作原因有關,還有患者自身體質原因。

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後雖會引起心臟不適,卻不會檢查出心臟上的病變,所以很多患者被懷疑—甚至是自我懷疑—有心理問題,而背負了過大的精神壓力。因此有必要重點重申胸椎錯位後對心臟的影響,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一般來說,如果上胸椎退化影響到心率,心率通常會變快;如果是中、下胸椎出現問題,則往往會導致心率變慢。值得慶幸的是,無論是錯位、增生還是軟組織受損,通過牽引、理療等復健治療,一般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胸椎出現錯位,與外傷和慢性傷害的關係非常密切,尤以筋膜炎最為常見。預防錯位時,除了要改變不良的坐姿以及選擇合適的枕頭,還要多進行專門針對胸椎的保健運動。

出現「這些症狀」表示胸椎出問題

在瞭解到胸椎的重要性後,很多人其實更關心自己的胸椎到底健不健康。根據胸椎異常而表現出來的病症,可以反證自己的胸椎是否健康。

通常來說,胸椎出現問題,多會表現出以下不適症狀。

(1)肩膀逐漸舉不起來。

(2)肩胛骨兩側易感到痠痛。

(3)偶爾感到心慌、氣短,不能舒適地進行深呼吸。

(4)身體好像愈來愈厚,被人說成是虎背熊腰。

(5)有圓肩、駝背的趨勢。

(6)容易感到疲憊,精神不易集中,體力愈來愈差。

(7)背部活動時常會發出「卡卡」的響聲。

(8)關節活動不靈活,肌肉和關節間有緊繃感。

若有以上情況,一定要考慮進一步檢查胸椎。

三步驟防治胸椎疾病!下一頁和您一起改善胸椎健康

背、仰、舉三步防治胸椎疾病

在整個脊椎體系中,胸椎是最獨特的一段結構。頸椎和腰椎都有一個向前的彎曲弧度,但胸椎的曲度卻是向後的,而這個後曲度正起到了連接上下兩個前曲度的特殊作用。胸椎還與前側的肋骨相連接,構成了非常牢固的立體胸腔,為心臟、兩肺、氣管、食道、胃部、腎臟、胰臟和脾臟等內臟器官提供了良好的保護作用。

相比起腰椎和頸椎,胸椎的活動範圍最小。因為胸椎每一個微小的活動,都會受到肋骨以及胸骨的嚴格限制。正是因為其活動範圍相當有限,所以在遭受到意外創傷時,胸椎受到傷害的可能性也會大幅度降低。但由於體內五臟的神經系統都和胸椎有著密切聯繫,所以一旦胸椎出現些許不適,身體就會出現極大反應。

在胸椎病引起的併發症中,尤需注意糖尿病。

人體最主要的臟器都集中在胸腹,胸椎神經連接著胸椎和內臟所有功能,下胸椎的神經管控著胰臟的功能。如果下胸椎歪曲、錯位,會壓迫胰臟神經系統。胰島素分泌出現問題,體內的血糖值就會失衡。若出現高血糖,且脊椎檢查發現下胸椎出現後突,基本可以斷定糖尿病症狀和胸椎有關。治療時,一方面要借助藥物控制血糖,同時還要進行胸椎矯正手術。

對一般患者來說,長期服藥可能有副作用,採用飲食和運動的方式來控制血糖又會受到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經常會發生因一時貪食而導致血糖升高的現象。血糖多次出現反覆,這對患者來說不是件好事。

根據國際脊椎矯正師協會的統計,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脊椎矯正,患者的身體症狀可得到明顯改善的機率高達67.5%,有22%的患者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只有9.7%的患者不見成效。

更科學地說,糖尿病只是胸椎病引發的慢性病之一,正如胸椎問題可以引發胸悶、氣短、低血壓、胃部不適以及身體乏力等症狀一樣,藉由矯正胸椎,可以有效改善多種疾病症狀。所有的慢性疾病治療重點都在預防,不幸患病後,則要把重點放在保持上。平時做好胸椎保健,只要能持續下去,輕則能夠保持血糖值不再上升,情況樂觀的,血糖值還會下降,並可以消除體內多種頑疾的困擾。

在正常情況下,胸椎的生理曲度是向後的,導致胸椎出問題的主要原因也是後凸,所以在預防保健時要著重防治胸椎過度後凸。保持胸椎健康,可以做這個動作。

背仰舉訓練法
背仰舉訓練法

第一步,身體站直,兩腳與肩同寬,稍微調整呼吸,全身心放鬆。

第二步,兩手於後背交叉握住,身體慢慢後仰,同時手臂慢慢向後上方抬舉,直到極限。

第三步,保持此動作5秒,慢慢放下來,深呼吸,再進行下一輪。

在這三步動作中,一定要注意後仰的幅度,不要因盲目求大而對脊椎造成傷害。同時用力不能過猛,動作要輕柔,避免在做動作的過程中出現顫抖、頭暈或者站立不穩的現象。所有的脊椎運動,都是輕鬆狀態下完成的,太用力,肌肉會過度緊繃,大大降低保健效果。

這個簡單的訓練法可以概括為三個字:背、仰、舉,即背手、後仰和舉臂三個基本動作。

本文摘自《脊椎好,病就少》/王淼(中醫養生專家)/世茂

8個症狀說明胸椎出問題,這種併發症更要注意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