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Vera Chen
當產檢時醫生宣告有胎位低情況,肯定急壞了各位準媽媽。雖然胎位低容易導致流產、早產,但只要配合2招改善方法及6件禁止事宜,多數準媽媽都能順利撐到足月產子喔!
為什麼會胎位低?
所謂「胎位過低」是指胎兒往下向恥骨聯合處擠壓,亦即胎頭已銜接進入「上骨盆腔」內,不僅會壓迫膀胱引起頻尿,嚴重的甚至壓迫恥骨聯合處,痛到無法走路。可能的原因有下列幾種:
原因1. 媽媽或小孩的體質問題
原因2. 子宮肌瘤等疾病所引起
當女性到了一定年齡,就可能會患上一些婦科疾病。當女性在懷孕期間,子宮出現一定的炎症或者肌瘤的現象,就有可能會引起胎盤低置的現象。
原因3. 習慣性流產or曾經墮胎過
如果女性在懷孕期間發生過流產,或者曾經墮胎過,這對女性會造成很大的創傷,表現最明顯的部位就是子宮了,此舉會增加低胎位的機率。
原因4. 走太多路或站太久
長時間站立或走太多路,讓胎盤所承受的壓力大,也是造成部分孕媽咪胎位低的原因之一。
胎位過低有什麼影響?
1. 容易流產
一般早期胎位較低,胎兒生長位置不穩固,平時不注意就很容易引發流產。想了解更多請見:懷孕出血是流產警訊?認識妊娠前、中、後期出血原因
2. 早產風險高
因為胎位低可能提前入盆,所以胎位較低的胎兒較正常胎兒更容易發生早產的情況。想了解更多請見:早產有哪些徵兆?如何照顧早產兒?關於早產這幾點不可不知道
3. 產程出血
胎位低的話,在臨產時,每次宮縮都會使子宮下段向上牽引,往往引起出血的增加,造成嚴重後果。如果出血量較大,可能併發早產、死產和胎死腹中。想了解更多請見:胎死腹中原因為何?如何預防?
胎位低怕早產,2招可改善
很多孕媽咪在產檢時被告知胎位低,心情變得超憂慮,建議媽咪放寬心,胎位低有時會隨著孕期週數增加,胎盤主要部位也跟著向上提升,不再處於低置狀態。另外,想改善胎位低症狀,有2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1. 臥床休息+抬腿
胎位低隨時都有早產風險,建議媽咪能坐不要站、能躺就別坐,多臥床休息,可搭配抬腿,把枕頭墊在屁股下讓腳略為抬高即可。
2. 使用托腹帶
托腹帶雖然無法讓胎位變高,但能夠幫助孕婦托起腹部,減緩腰部壓力負擔、防止子宮下垂,保護胎位以預防早產。想了解更多請見:懷孕安胎神器!孕婦托腹帶能一物兩用
胎位過低這6件事別做!
1. 避免太過勞累
2. 避免長時間站立
3. 杜絕一切劇烈運動,包括跑、跳、蹲、彎腰、用力咳嗽、便祕出力等這類增加腹壓的動作。
4. 不要搬重物
5. 騎乘機車請避開有坑洞的路面
6. 避免性生活
必要時可請安胎假
若胎位過低有早產傾向,醫生可能會要求孕婦居家安胎或住院安胎。在職媽咪在懷孕期間,如果經醫生證明需要安胎,根據勞基法勞工請假第四條規定,可以請30天安胎假,薪資半薪;超過30天的部分,可經醫生證明提供給公司,公司需准假以留職停薪處理。
貼心小提醒:一般來說30天的安胎假是算整年度的病假、生理假含扣於其中。所以如果你在這個年度已經請過2天的病假,1天的生理假則剩下27天半薪安胎假。
(推薦閱讀:在職準爸媽必知!13項孕婦補助與權益別錯過)
#延伸閱讀:
* 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