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不命題式作文」將成新趨勢?28年經驗的國文老師王政忠談如何培養學生「有意識的寫作」

翻轉教育

更新於 06月14日06:16 • 發布於 06月14日06:16 • 王政忠
「不命題式作文」將成新趨勢?28年經驗的國文老師王政忠談如何培養學生「有意識的寫作」
「不命題式作文」將成新趨勢?28年經驗的國文老師王政忠談如何培養學生「有意識的寫作」

每屆會考大家最關心的寫作測驗,我個人是欣賞今年會考寫作命題的,但悲觀的認為,寫作不及格(3級以下)的人數比例極有可能創新高。

「從讀到寫」是過去這些年會考寫作評量逐漸定錨的方向,今年仍然一樣:給出六個生活常見有話題的吸睛標題,要學生思考上述標題運用了什麼樣的設計方式?這樣的標題設計是受到什麼原因影響?背後反映了什麼現象?並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見聞,寫下對此的觀察與想法。

命題趨勢就是希望學生「有意識地寫」: 我要寫甚麼,而不是要我寫什麼。

學生能否流暢精準的寫出包含生活經驗?高分的關鍵是「有意識的選擇及安排」;能否有邏輯的論述包含正反觀點與人我關係?高分的關鍵是「有意識的闡述與開展」:學生能否有所感的表達,包含起落得失與轉折蛻變?高分的關鍵是「有意識的鋪陳與收束」。

這是國文老師的觀點,但,學生呢?

「我有意識的決定我要寫甚麼有夠難,可不可以你們大人告訴我題目要我寫甚麼就好」,這就是我的悲觀原因。

以下是我的寫作教學建議:

寫作教學建議1:建立「有意識的寫作」觀念。

以課文本位設計有意識有層次的提問,引導學生從閱讀中思考「要寫什麼」和「為什麼要這樣寫」。

提問建議一: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想表達什麼樣的觀點或立場?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我們要為這個觀點寫作支持或反駁,可以怎麼寫?

提問建議二:作者是如何安排這篇作品的情節發展或內容結構?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我們要為一個類似的主題寫作,可以如何鋪陳情節或組織結構?

提問建議三:作者是如何描繪人物形象?用了什麼樣的語氣和寫作手法?為什麼要這樣表現? 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我們要描寫一個類似或不同的人物,可以怎樣運用語氣和文字手法?

提問建議四:作者對環境場景或細節描述得如何?為什麼要這樣描述?能傳達什麼效果?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我們要描寫一個類似的環境場景,可以怎樣使用細節來營造效果?

提問建議五:這篇作品所涉及的議題或主題讓你聯想到什麼?激發你對哪些人生議題的思考? 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我們要為這些議題或啟發寫作,可以著眼於哪些角度或觀點?

從閱讀中領悟寫作的深層意義,學生日後在實際寫作時,就能更自覺地思考該寫什麼內容,並運用合適的方式來表達。

寫作教學建議2:融入生活經驗素材。

以課文本為設計有意識有層次有所感的提問,連結學生的實際經驗,促使真實寫作的發生。

提問建議一:提出開放性思考引導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這些經驗的意義、影響或啟示。例如:「這個經驗對你有何啟發?」、「如果重來一次,你會作出何改變?為什麼?」、「你覺得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嗎?原因為何?」等開放性問題,有助引導學生作更深層思考。

提問建議二:習慣闡述正反觀點。在學生陳述自身經驗後,老師可以要求他們進一步思考對此經驗不同的看法,試著闡述正反兩面的觀點為何。例如正面看法的論據有哪些?反對的理由又是什麼?這可訓練學生全面思考問題。

提問建議三:鼓勵探討影響與關係。老師可以領導學生思考:他們分享的生活經驗對自己、家人、社會等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與其他人的經驗又有何關聯?這種發問可拓展學生的思考層面。

提問建議四:引入多元素材引發對話。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提供相關時事議題、統計數據或社會現象等多元素材,與學生生活經驗產生連結,引發師生之間或同學之間的對話討論,激盪更多思辨火花,當然,AI可以幫忙利用AI生成個人化寫作題材、使用AI創意圖像和影音生成、應用AI分析工具探究生活文本等等。

提問建議五:結合數位故事工具進行生活經驗敘事。讓學生利用數位故事工具記錄自身生活點滴,包含文字、影音、圖像等元素,串連成完整的數位敘事作品。過程中學生需反覆檢視素材,審慎考量如何組合說故事,有助提升生活經驗的寫作能力。

提問建議六:呈現作品接受審視回饋。最後學生可將論述作品呈現,接受師生們的審視與回饋,這回饋意見有助修正並深化論述思路。

以上教學建議,目的都在讓學生有所感的將生活經驗內化成為寫作素材,從中思辨意義與價值,進而開展出更具邏輯性和說服力的論述寫作。

而,這也是我一個年資28年的國文老師認為的國文課真正價值。 培養學生會閱讀,會提問,有意識的討論與思辯,有脈絡有邏輯的運用文字或語言表達。這就是我對於未來國文課教學的建議。

(記者王韻齡 / 整理)

作者簡介|王政忠

南投縣爽文國中教導主任,夢N教師社群發起人

加入翻轉教育LINE好友看好文

延伸閱讀:

113會考作文再次「不必訂題」 社會、數學、國文和寫作,真實情境大量入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4

  • Emma
    這對家境清寒的學生是ㄧ種排擠效應,因爲他們的生活方式,不會有多元的參訪,跨區域的體驗,無這些素材,就很喜歡淪為經驗排擠效應。
    06月15日01:11
  • 惠娟
    好慘,生活的確不用作文,只有打打對話line,還不能打太長,一行就結束,否則對方閱讀困難,或者讀了第二行,忘了第一行,因為金魚腦,10秒約翰。 現在我看留文最長的大概是FB,或YT,看文章表達都沒標點符號,大概是LKK,或是對岸的,有的文彩之高,都希望他來這裡當國文老師。 說作文沒用處,要闡述自己觀點總要擬稿吧!有時看人說話連一句講清楚都很困難,可能造句也沒學好,還是說以後考對話就好。
    06月23日23:05
  • *李奧 那麼多*
    寫這些誰看得懂。我是一個作家,也是商業文案兼企劃師,作文就是有趣的老師,看有趣的文學,謝有趣的字,就這樣,其他都廢話。 學校發的單張作文教材紙,看了就跟上面一樣倒胃口,本來就閱讀弱寫作弱的學生眼中,根本亂碼
    06月17日05:08
  • 作文就是廢物,各行各業都用得到嗎?活著就要工作,作文到底為工作帶來什麼幫助,開飛機 醫師 名廚 各類設計師 攤商 用的到?
    06月16日04:2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