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領導下,美歐關係正式決裂!美東時間24日,美國與歐洲在聯合國大會三項關於俄烏戰爭的決議案上立場分歧,美國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顯示美國的外交政策出現重大轉變。而這番「決裂」,等於是對俄烏戰爭的結局,以及烏克蘭的命運,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就在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三週年這天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美國與俄羅斯竟共同反對由歐洲支持的烏克蘭決議案!該決議案譴責莫斯科的侵略行為,並要求俄軍立即撤出。同時,美國還在自己起草的替代決議案,被法國等歐洲國家修改後選擇棄權,只因修正案明確指出「俄羅斯為侵略者」。
川普領導下的美國,俄烏戰爭會如何演變,顯然出現了不少變數。
與俄國同陣線,川普譴責烏克蘭引發戰爭
根據《美聯社》報導,聯合國大會最終以93票贊成、18票反對、65票棄權,通過烏克蘭決議案,相較於過去超過140國譴責俄羅斯的投票結果,這次的投票結果顯示,國際對烏克蘭的支持已經削弱。
川普對烏克蘭立場的強硬轉變引發爭議,他批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因戰爭狀態下未舉行選舉是「獨裁者」,更指控是「烏克蘭引發了這場戰爭」,並警告澤倫斯基若不盡速談判結束衝突,恐將失去烏克蘭,澤倫斯基也回擊,指川普正受困於俄羅斯製造的「假訊息空間」。
在美國與歐洲盟友分歧擴大的同時,川普近期也將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會面,這兩位歐洲領袖曾與美國立場一致,共同支持烏克蘭,但如今在聯合國對俄烏戰爭的態度上,出現重大分歧。
聯合國安理會上,美國也提出一項決議案,試圖尋求法律約束力,但隨後,俄羅斯即以否決權,阻擋歐洲據以提出的修正案,使該決議僅籠統地呼籲迅速結束衝突,且未提及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美國在聯大發言的臨時代表謝伊(Dorothy Shea)表示,過去多項聯合國譴責俄羅斯的決議案,並未能終止戰爭,「我們需要一項能持久和平的決議,這是邁向和平的第一步。」
然而,英國與法國等傳統盟友拒絕支持美國版本。英國駐聯合國代表伍德沃德(Barbara Woodward)直言:「和平必須釋出明確訊號,表明侵略行為不能得逞。」法國駐聯合國代表德里維耶(Nicolas de Rivière)則批評,美方的立場「等同於要求受害者投降」,並強調若侵略被縱容,「全球將無和平與安全可言。」
美歐關係決裂,烏克蘭未來前途未卜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歐亞中心副主任馬吉德(Shelby Magid)向《金融時報》分析,法英等歐洲盟友的表態,顯示美歐關係正面臨挑戰,儘管這次分歧不意味著完全決裂,但象徵意義重大,「令人震驚的是,美國竟與我們視為侵略國家的俄羅斯站在同一陣線。」
《BBC》分析,這次美國與歐洲盟友間的立場分歧前所未見。自俄羅斯三年前入侵烏克蘭以來,安理會便因俄羅斯的否決權陷入僵局,難以對衝突採取實質行動,因此,聯合國大會成為各國就此戰爭進行辯論的主要場域,雖然大會通過的決議不具法律拘束力,但仍被視為國際輿論的風向球。
反之,安理會的決議具有法律效力,但俄羅斯身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掌握否決權,相關行動因此屢屢受阻。而這次美國選擇與俄羅斯並肩反對歐洲盟友,對於美歐關係以及烏克蘭未來的國際支持帶來深遠影響,也使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