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2025報稅攻略!6大減稅紅包省多少?納稅新制、報稅時間一次看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4月17日07:36 • 發布於 04月17日03:41 •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整理 / 趙俐雯 圖 / Pexels
2025報稅攻略!6大減稅紅包省多少?納稅新制、報稅時間一次看
2025報稅攻略!6大減稅紅包省多少?納稅新制、報稅時間一次看

2025年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今年跟往年比有哪些調整?6大減稅新制是什麼?哪些人不必繳稅?特別扣除額有哪些?繳稅能申請分期或延期嗎?一次看懂!

報稅季來臨,財政部提醒,綜合所得稅採自動申報制,納稅義務人應自行申報前一年度的全年總所得。「自動申報」是指國稅局會提供預先填妥的所得及扣除額資料,供納稅人查核與確認。

2025年所得稅申報何時開始?

依據慣例,綜合所得稅申報時間從5月1日開跑。不過,考量到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造成的衝擊,行政院已經責成財政部,將報稅延長到6月底。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於立院備詢時表示,5月所得稅申報時間確定延長至6月30日止,退稅時程不會因此延後。另外,2025年查詢課稅年度所得及扣除額資料期間為4月28日~6月2日。

2025年所得稅申報可以延期、分期繳納?

莊翠雲表示,財政部提供納稅人申請延期、分期繳稅,適用以下8種稅目,包括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房屋稅、地價稅以及使用牌照稅等。目前預計報稅延期可延長1年,分期則可分為36期(3年),不需加計息。不過最終版本目前仍在研議中。

2025年綜合所得稅申報有哪6大減稅新制?

財政部去(2024)年底公告的2025年稅制改革6大措施,可有效降低民眾經濟負擔。

1.調高每人基本生活費

政府會根據國民平均收入來決定「基本生活費」金額,即政府認為「每個人一年最基本生活需要的花費」,不應課稅,每2年重新設定1次。2024年每人基本生活費調高到21萬元,較前一年度增加8,000元。

2.調高標準扣除額

2025年起,單身族群標準扣除額調漲到13.1萬元,較去年增加7,000元。已婚有配偶者,標準扣除額則調高至26.2萬元,較去年增加1.4萬元。

3.調高免稅額

· 一般免稅額:調高5,000元,來到每人9.7萬元。

· 滿70歲免稅額:調高7,000元,來到每人14.55萬元。

4.調高基本所得免稅額

· 個人基本所得額免稅額

2025年起提高至750萬元,只有個人基本所得額(編按:指收入總額或申報後所得)超過750萬元時,才需要繳納基本稅額。

· 個人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

2025年起提高至3,740萬元,也就是說,理賠保險金若低於3,740萬元則免稅。

5.調高特別扣除額

·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提高至每人21.8萬元,若全年薪資收入未達21.8萬元者,可就其全年薪資收入總額全數扣除,免附證明文件。

然而,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與「特定費用」(編按:特定費用是指與勞務直接相關的職業專用服務費、進修訓練費、職業上工具支出)需擇一申報。若特定費用高於21.8萬元,申報時應檢附相關證明文件。

·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提高至21.8萬元,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符合精神衛生法第3條第4款規定的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即可申報扣抵。

·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納稅義務人2024年時若扶養6歲以下子女(即2018年當年或以後出生),每年可申報的扣除額提高為第1胎15萬元,第2胎(含)以上每胎22.5萬元,並取消排富條款。

6.改列房租支出特別扣除額

房租支出從列舉扣除改為特別扣除額,凡納稅人、配偶,或受扶養直系親屬在我國境內無自有房屋,租屋自住所支付的租金可申報扣抵。減去政府租屋補助後,每戶以18萬元扣抵為限。

2025年稅制改革6大措施,有效降低民眾經濟負擔。圖片來源 / 財政部Facebook
2025年稅制改革6大措施,有效降低民眾經濟負擔。圖片來源 / 財政部Facebook

2025報稅適用的其他「特別扣除額」有哪些?

根據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綜合所得稅節稅手冊「扣除額篇」及財政部Facebook,特別扣除額分為8項,除了上述的薪資所得、身心障礙、幼兒學前、房租支出,以下介紹其他有助節稅的特別扣除額:

·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若納稅義務人、配偶,以及受扶養親屬,符合衛福部公告需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每人可申報的扣除額為12萬元。若同時符合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則可扣除33.8萬元。

· 財產交易損失扣除額

若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賣屋產生財產交易損失,可用來抵扣當年度的財產交易所得,但最高僅能抵到「本年度申報的財產交易所得」為限。若當年度沒有財產交易所得,或是扣除不足,可往後保留,最長可延續3年再行扣除。只能用來抵扣個人該年度的交易所得,不得用來抵減配偶或其他家屬的房屋交易所得。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若納稅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有金融機構存款利息、儲蓄性質的信託資金收益,都能申報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全戶上限27萬元。不過,免稅的存簿儲金利息不包括在內,另外,依《所得稅法》採分離課稅的利息所得,也不採計。

·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如果納稅義務人的受扶養子女就讀大專院校,其教育學費可申報扣抵,每位上限為2.5萬元。不過,若有接受政府補助,或讀空中大學、空中專校及五專前3年者,則不得扣除。

2025報稅適用的分為8項,有助節稅。圖片來源 / 財政部Facebook
2025報稅適用的分為8項,有助節稅。圖片來源 / 財政部Facebook

申報特別扣除額,要檢附證明文件嗎?

根據財政部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相關規定,結果如下:

· 不必檢附證明:薪資所得、儲蓄投資、幼兒學前。

· 必須附證明文件:身心障礙、長期照顧、財產交易損失、房租支出、教育學費。

哪些特別扣除額有排富條款?

特別扣除額中,長期照顧及房租支出都有排富條款:

· 經減除本扣除額及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後,全年綜合所得稅適用稅率在20%以上。另外,納稅人、配偶的薪資所得及各類所得分開計稅後,稅率也超過20%以上,就不得申報長照特別扣除額。

· 若有股利及盈餘所得,並選擇以28%單一稅率分開課稅,就不符合資格。

· 若基本所得額,超過規定扣除金額750萬元,同樣不適用。

所得稅累進稅率分成幾個級距?所得稅應繳稅額怎麼速算?

根據財政部,2024年度綜合所得稅分為5個級距,計算綜合所得淨額公式為「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應納稅額速算公式則為「綜合所得淨額X稅率-累進差額」,圖示如下:

計算綜合所得淨額公式為「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圖片來源 / 財政部Facebook
計算綜合所得淨額公式為「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圖片來源 / 財政部Facebook
計算應納稅額速算公式為「綜合所得淨額X稅率-累進差額」。圖片來源 / 財政部Facebook
計算應納稅額速算公式為「綜合所得淨額X稅率-累進差額」。圖片來源 / 財政部Facebook

2025年繳稅門檻:哪些人不用報稅?

以下依據不同家庭狀況,試算出5種不同身分的免稅門檻:

1. 未婚上班族:全年收入不超過44.6萬元(即月薪不超過3.71萬元),免繳稅

2. 雙薪頂客族(已婚無子女):全年收入不超過89.2萬元(即雙方月薪加總不超過7.43萬元),免繳稅

3. 雙薪家庭,育有2名子女:全年收入不超過108.6萬元(即雙方月薪加總不超過9.05萬元),免繳稅

4. 雙薪家庭,育有2位6歲以下幼兒:全年收入不超過146.1萬元(即雙方月薪加總不超過12.17萬元),免繳稅

5. 雙薪家庭,育有2名6歲以下幼兒及1名70歲以上長者,且該長者同時符合身心障礙及長期照顧扣除資格:全年收入不超過194.45萬元(即雙方月薪加總不超過16.2萬元),免繳稅。

113年度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金額一覽表。圖片來源 / 財政部官網
113年度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金額一覽表。圖片來源 / 財政部官網

不過,即使年收入低於免稅標準,仍應辦理申報以便申請退稅。此外,如果有租屋、教育學費、財產交易損失等情形,亦可考慮列舉扣除或申報特別扣除額,以減輕稅負。

資料來源:財政部、財政部稅務入口網、財政部Facebook

延伸閱讀:

健保30》健保新制能讓大醫院門診不再人擠人?醫病雙方都有無奈

心臟衰竭症狀?心臟衰竭會好嗎?2大原因、治療3方式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