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高雄偏鄉15所學校學生,登上衛武營音樂殿堂,他們彈奏烏克麗麗,及太鼓和魁儡戲表演,展現家鄉的傳統技藝及音樂學習成果,偏鄉孩童展現勇氣,也回饋外界長年來對他們的關愛。
太鼓陣耳欲聾,氣勢磅礡。
結合山線與海線,高雄市15間位處偏鄉的國小學生,登上衛武營藝術殿堂。
「手點一下,拉起來,手肘點下去,對,你的手要拉高。」
百年技藝,傳統懸絲木偶,小學生熟能生巧。
三埤國小學生 余昱葳:「像這種小獅子才7條線而已,就已經,要做的動作就很多。」
傀儡戲教練 張雪香:「一個(人)偶一公斤多,然後再加轎子,其實對小孩子,臂力需要有一點點訓練。」
孩童練習傀儡戲,也拉近跟家中長輩距離。
興達國小學生 鄭涪元:「阿媽以前就是,還會看說戲劇東西,阿媽也喜歡聽(我講)這種事情。」
烏克麗麗悠揚琴聲,這是12年前,由退休教授黃久娟,帶進偏鄉小校。
聲樂家 黃久娟:「一來,它不是很貴的樂器,二來,能夠人手一把,再可以讓我們找老師,願意這樣子,十幾個學校,每個星期這樣跑。」
新港國小學生 蘇莞晴:「回饋他們那些捐助樂器的人,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其實是很認真在練的。」
音樂結合在地文化,讓偏鄉教育也能多采多姿,一群小太陽,都能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