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結石可說是夏天的季節病,天氣炎熱時經常出現因結石求診的患者,不過結石也不是一 兩天就出現,這和家族病史以及飲食息息相關,水喝得少,飲食重口味都是結石高危險群,夏季流汗量大,尿量減少時就容易發作,造成劇烈疼痛。
台灣成年人尿路結石盛行率10%,也就是說10個人當中就有1位,高於全球平均。
台中慈院泌尿科結石中心主任 陳至正:「父母親可能有結石的體質,遺傳性,另外,少部分還是有,我們講的喝水量太少的因素,飲食可能太鹹、太甜。」
台中慈院泌尿科醫師 林殿璜:「尿路結石從腎臟、輸尿管、膀胱,甚至攝護腺、尿道,都可能尿路結石,一般造成疼痛的,都是卡在輸尿管,所以我們叫急性腎絞痛 。」
小於5毫米的結石有可能經由尿液排出,但是超過2公分就需考慮手術處理。
台中慈院泌尿科結石中心主任 陳至正:「(結石)容易引起腎臟功能惡化,或是結石引起,譬如說腎盂腎炎、泌尿道感染。」
針對比較大顆,位置刁鑽的結石,軟式輸尿管鏡成為治療趨勢,從尿道進入,沒有傷口,恢復較快。
台中慈院泌尿科醫師 林殿璜:「軟式輸尿管鏡,它的前端是可以彎曲的,它可以深入到腎臟,不同腎盞的位置,去做不同位置的碎石,可以一次處理比較多,多發性的結石。」
根據統計,尿路結石者,5年之內有一半的人會再復發,除了多喝水,少吃醃製食物之外,定期檢查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