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Stephen Witt)今(11)日參加由《天下文化》、《遠見雜誌》共同舉辦的「黃仁勳:AI領航者科技論壇」,會中大談許多詳實獨家的商業內幕。外貿協會今日亦宣布NVIDIA(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將於5月19日台北電腦展發表首場主題演講,分享AI與加速運算技術的最新進展與突破。維特為何表示,自己的遺憾是「太早賣出輝達股票」,沒看出AI的潛力?當初訪談時又如何觸及黃仁勳人生中最接近死神的時刻?
2024年,輝達(NVIDIA)正式超越微軟與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這一切的核心人物—黃仁勳(Jensen Huang),也成為全球矚目的企業領袖。美國財經記者史帝芬·維特(Stephen Witt)在其最新著作《黃仁勳傳》(The Thinking Machine)中,詳細記錄了黃仁勳如何帶領輝達從一家顯示卡公司,轉型為AI時代的領導者,同時分享對於黃仁勳、輝達以及AI未來發展的深刻見解。
今(11)日維特出席《天下文化》、《遠見雜誌》共同舉辦的「黃仁勳:AI領航者科技論壇」。維特表示,為了撰寫這本書,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訪問權限,包括與黃仁勳進行六次深度訪談,並與200多名輝達高管、競爭對手、學者及產業分析師對談,取得最詳實獨家的商業內幕。
維特透露,在與黃仁勳的第一次會面時,他特意問了一個少有人知的問題:「能不能請您談一下曾經一度差點死於車禍的經歷?」對此,黃仁勳驚訝地站起來,回問:「你怎麼知道這件事?」
維特指出,這是在一段2009年黃仁勳在台灣接受訪談時,無意間發現這個細節,然而當時的主持人並未深入追問。他認為,這是一個切入黃仁勳內心世界的關鍵點,也奠定了這場歷史性訪談的基礎,也促成日後多次專訪黃仁勳的美好開始。
維特出席「黃仁勳:AI領航者科技論壇」,會中大談許多詳實獨家的商業內幕。張智傑攝
輝達的成功來自兩項「失敗」的技術
維特表示,輝達的成功來自於兩項曾被視為「失敗」的技術:類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s)—軟體領域,與平行運算(Parallel Computing)—硬體領域。
維特進一步解釋說,在傳統運算模式下,英特爾(Intel)的中央處理器(CPU)是一次處理一個數學運算,而輝達的圖形處理器(GPU)則能將一個問題拆解成數百個小問題,並同時處理。這種技術在當時難以編程,被認為毫無商業價值,從事這兩個領域的研究甚至被視為「職業自殺」。
維特引用黃仁勳的話說:「平行運算的成功之路上滿是屍體,我們不得不踩著這些屍體走向成功。」
然而,2012年,AlexNet這篇開創性的論文發現,使用輝達的遊戲GPU訓練神經網絡,速度竟然能夠提升1000倍。這一突破,徹底改變了人工智慧的發展路徑。
從顯示卡公司到AI公司:黃仁勳的「OIALO」時刻
維特指出,在2014年,輝達當時並沒有任何AI專業人才,甚至並未將AI視為重點領域。然而,當黃仁勳意識到神經網絡與GPU的結合將開啟全新的市場,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我們不再是一家顯示卡公司,我們現在是一家AI公司。」
維特回憶道,他曾親眼見到黃仁勳的辦公室,整個房間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輝達的發展計畫。但當AI的機會出現時,他拿起板擦,把整個計畫全部擦掉,然後在中間寫下五個字母:O-I-A-L-O,代表「Once In A Lifetime Opportunity」(千載難逢的機會)。
這個決定,讓輝達在短短幾年間成為AI運算的核心供應商,市占率超過90%,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科技企業之一。
維特回憶道,他曾親眼見到黃仁勳的辦公室,整個房間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輝達的發展計畫。張智傑攝
輝達成功的三大策略
維特認為輝達之所以會成功,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大策略:一、「零億美元市場」策略,二、「光速原則」(Speed of Light Principle),以及三、「第一性原則」(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首先是從小市場開始的零億美元市場(Zero Billion Dollar Market)。維特認為,黃仁勳的市場策略與傳統企業不同,他並不追求大市場,而是專注於小型、邊緣市場。
他認為,黃仁勳借鑒了日本本田(Honda)進軍美國市場的策略—本田剛進入美國時,只銷售一款產品:青少年越野摩托車。他們先在這個小市場站穩腳步,接著擴展到小型轎車市場,最後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龍頭。
而輝達同樣採用類似的做法。輝達最初的客戶是量子物理學家和研究機構,這些市場規模小、利潤低,但當市場發展起來後,輝達已經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供應商。
其次則是「光速原則」(Speed of Light Principle)。維特指出,黃仁勳提出了一個極端的效率策略:「找出一件事最快能做到的理論極限,然後倒推出一個可行的目標。」這讓輝達的產品開發周期比其他半導體公司快上數倍,以類似時尚業的春季與秋季發表模式,每年穩定推出新產品。
第三則是「第一性原則」(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維特表示,黃仁勳總是從最基本的原則出發思考,無視市場趨勢或外部壓力,並堅信:平行運算一定有市場,因為科學計算的需求是無窮無盡的。所以,當看到真正的機會時,就必須放下一切,All-in(全力)投入。
維特指出,這些策略讓輝達能夠在市場尚未成熟時,就已經占據主導地位。
AI大未來剛開始,他遺憾太早賣輝達股票
維特強調:「如果你對AI還持懷疑態度,請不要重蹈我的覆轍:千萬不要在輝達股價50美分時就賣掉它。」他引用輝達的第一位AI員工Bryan Catanzaro的話說:「指數成長其實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真正的爆發,往往發生在曲線的最後階段,而現在,AI的發展才剛剛進入起步階段。
外貿協會今日宣布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將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台灣時間5月19日(星期一)上午11點舉行首場主題演講,分享AI與加速運算技術的最新進展與突破;與會者將有機會深入了解NVIDIA如何以AI形塑未來,並與業界領袖交流。
外貿協會表示,本屆COMPUTEX 2025以「AI Next」為主軸,聚焦「智慧運算&機器人」、「次世代科技」及「未來移動」三大主題,將於5月20日至5月23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2館登場,邀集近1400家廠商、使用約4800個攤位高達8萬平方公尺的展示面積,是疫情以來規模最盛大一屆。
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黃仁勳顯見仍將是各方專注焦點,而未來在地緣政治與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衝擊下,輝達是否仍將主導AI時代?讓我們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