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要懂得思辨,凡事不照單全收:面對襲來的無數訊息,要先理解再決定要不要接受

一張圖、一段文字或是一則訊息,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會被解讀出百百種內容。同理而言,那每個人的選擇方向也應該會有所不同,但現在很多人會跟著潮流走,覺得是多數人選擇的就不會出什麼差錯,沒怎麼想也就跟著走了,這樣完全沒有自己的分析與判斷的盲從,是不得不小心的無聲陷阱,它會讓我們失去思考能力,沒了自我。

要懂得去分析、判斷,不是什麼都照單全收

圖片來源:日劇《不在場證明破解少女》劇照

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件事情發生,很容易就會以當下的情況去進行判斷並做結論,完全沒有去思考整件事的前因後果。還有我們會不自覺地用己內化的刻板印象去評斷事件,像近期剛落幕的「強尼戴普家暴事件」就是個例子,一般人都認為只有女性才會被家暴,但事實上男性也會落入同樣的處境,這也讓人想到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那句話:「每當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站在一邊,你就該停下來反思一下。」

現在很多戲劇都很喜歡運用反轉情節,藉此引起觀眾想看的欲望,而這類的劇情結尾也通常都是不斷打臉一開始那些人云亦云的人們。所以,當我們看到某個事件或問題時,要盡可能地去理解全貌,不要聽信他人的話,才不會有所動搖而影響了判斷。〈延伸閱讀:再拉自己一把!學習深入的「察覺」,引發內在一連串的感受與驚喜

可以相信想相信的,但別要他人也贊同

圖片來源:Pexels @SHVETS production

現在因為網路發達的影響,只要有某事件發生,就會有所謂的「懶人包」,讓人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必花時間也不用費腦力,就能迅速知道事件發生的過程,但這也造成現在有些人會懶得去從頭到尾理解整件事。也許懶人包能讓人在短時間內對某件事一目了然,但它的整理過程也可能摻入了整理人的些許想法,並不能保證說是百分之百客觀的呈現。因此,若是真的對某個事件有興趣,我們可以在明白事件架構後,再去調查相關內容,完整事情全貌後,再來下定論。

雖然說對於周遭的各種訊息要有思辨能力,但一種米養百樣人,有些人早就對某些議題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以會解讀成自己想相信的那樣子,而且深信不移,更甚者還會一直把自己所認定的,四處跟別人講,還一副你不接受我就不罷休的樣子。但就如同戴佩妮在〈賊〉中寫下的那幾句歌詞:「我欣賞你直言不諱/但請管好你的小臭嘴」、「我從不將就隨之起舞/淪為你同類」你認為對的,別人不一定贊同,他人認為對的,你也不一定同意,所以不要把自己所相信的一切加諸於他人身上,甚至一直要別人也認同這個看法或內容,畢竟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想相信的。

主圖來源:日劇《最愛》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

★ 加入《女子學》Line 好友,與妳分享生活大小事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