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從報告被退8次的菜鳥到自由接案的廣告導演,盧建彰:我想用創意影響人們的行動

Cheers 快樂工作人

發布於 2022年11月30日13:00

故事開拍的那一刻,盧建彰已從台灣最有創意的人,蛻變成重新定義廣告創意,也為自己的創意生涯創造新意的人。

盧建彰曾經是台灣最有創意的人。1976年次、留著褐色長髮,他29歲就當上外商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並在同一年拿下全球最具權威的廣告創意評估報告“The Gunn Report”台灣區第一名,是廣告圈備受矚目的鬼才。

曾任奧美與智威湯遜的創意總監,35歲時,盧建彰選擇離開廣告公司最亮眼的座位,成了自由接案的廣告導演。自此之後,少有人再提起他的創意排名,反倒是他的作品,走進愈來愈多人的記憶。

總統蔡英文的多支競選廣告、台北市長柯文哲的競選廣告「你有多久沒聽你的孩子說話?」,以及微電影《Google齊柏林》等短片,都由他親自操刀。

在多變的廣告領域從一而終,並不在盧建彰原本人生規劃中。選填大學志願時,他本來只想讀哲學系,但認為家人不會支持,索性按照往年的錄取分數排序志願,誤打誤撞進了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一個誤會」進了廣告業:到職1年,被評最優秀文案
大學畢業那年,班上一半同學去科技公司,另一半即將投入金融業,只剩盧建彰沒收到任何錄取通知。為提早擺脫退伍即失業的窘境,他開始思考其他可能,這時「廣告公司」才出現在生涯清單上。
「廣告人看起來都沒有打卡上班,也不用把襯衫扎到西裝褲裡,符合我不喜歡受拘束的個性,」他解釋。

幸運進入廣告業後,他才知道自己的想像大錯特錯。「我當時以為廣告公司的AE(Account Executive)是執行撰文(Author Executive),進來後才知道是業務工作,和文字一點關係都沒有,」盧建彰大笑。同時,他想像中「不用上班」的寫意生活,很快就被忙到幾乎沒下班的現實取代。

不曾接觸過廣告專業的盧建彰,凡事從零學起。起步時,光是撰寫部門會議紀錄,就因為文字格式沒對齊,被主管當場撕破,直接往他身上丟。「總共被丟了8次,」時隔多年,初出社會的挫折仍令他記憶猶新。種種不適應讓他到職第2週就向主管提離職,希望轉到創意部門。

輾轉成為廣告文案,盧建彰很快發現自己的創意天賦。歌手周杰倫拍的第一支廣告,是他入行的處女作,此後便開始在廣告圈嶄露頭角。到職滿1年時,他已被公司評為最優秀的文案,實力比資歷超過10年的老手更受肯定。

身為備受讚許的新人,盧建彰並沒有感到驕傲,反而有些擔憂。「做一年就成了第一名,那以後要跟誰比?」不久後,他決定跳出舒適圈,進到更知名、創意聲量更高的廣告公司,期待與更多優秀的隊友一同切磋共事。

在盧建彰身上,「遇強則強」的法則確實奏效。不過,環境只是催化劑,讓他一路從小文案當上創意總監的關鍵,其實操之在己。

入行前幾年,盧建彰一直是零積蓄的月光族。從台南老家北上工作,起薪不過28K,和幾個大學生合租房,光付每月1萬3千元的租金就很拮据,根本沒錢添購家具。「但也因為這樣,整個房間最值錢的就是我本人!」

盧建彰樂觀地相信,能夠讓他身價愈來愈高的,只有他自己。所以,每當面對工作時,他只專心思考兩道問題:「如何讓老闆需要我,多過於我需要他?」以及「我要如何和別人不一樣?」

「金錢會貶值,時間才是最強勢的貨幣。」如果再年輕一次,盧建彰會更用力提醒自己。他接著舉例:「錢真的貶值得很快。2、30年前,你如果說自己是百萬富翁,大家會覺得你很有錢,但如果你現在在街上大喊:『我是百萬富翁』,路人只會覺得有什麼了不起。」

2017年,他找演員金士傑主演的短片「下一個十年,你會在哪裡?」談的也是時間的價值。片中,祖父與大學即將畢業的孫女一邊慢跑,一邊計算人生還有幾天,然後得出這樣的結論:與其擔心22歲畢業時月薪只領22K,更該擔心的是,22歲起,你的人生就剩不到「22K天」了。

「收入能變多,但時間只會變少,當然更珍貴、更需要思考如何好好運用,」盧建彰補充。

面對現在年輕人的處境,盧建彰很能同理。「月領22K、在台北租房,一支手機要價2萬元,還能努力活著,憑什麼被稱為爛草莓?」但他也從另一面犀利剖析:「如果只領22K的人,也只甘願做價值22K的事,那麼明年、後年持續領22K,可能也只是剛好而已。」

信手拈來皆故事的盧建彰繼續舉例。隨社會新鮮人的勞動條件下滑,不成比例的薪資與工時,像是企業老闆們在咬年輕員工的肉。「既定結構難以翻轉,年輕人唯一該做的,就是努力在磨練中長出結實肌肉。最好練得像綠巨人浩克一樣,將來才有反擊的籌碼。」他一面說,一面露出牙齒、俏皮地模擬啃食動作,然後再輕搥自己的左手臂。

至於該如何愈變愈強?從盧建彰的經驗來看,菜鳥若想在職場生存,第一要件是先理解公司的規矩、努力滿足老闆的需要。

升上創意總監前,他為自己設定的目標,一定比公司、團隊的目標更高。「老闆要求每個人交3個提案,那我就多花時間想滿30個,再從中抽出3個,一定會比只想3個就交件的品質更好,」他說。

沒過太久,盧建彰就成了主管器重的對象,然後再成了別人的老闆,持續以同樣的態度滿足客戶需求。

意氣風發卻陷迷惘:當了全台第一,然後呢?
當「達成KPI」已非難事時,他開始思考如何與對手拉開差距。每年,看著一本動輒數千元的國際廣告年鑑訂單,盧建彰仍勒緊褲帶添購。

和同儕翻著一樣的書,他想的從來不是「我要如何做到那樣?」而是「我要如何做得和這些作品都不一樣?」幾年後,盧建彰的作品橫掃坎城、時報、4A等國內外廣告大獎,全球創意積分也跟著衝上“The Gunn Report”台灣區第一名。

不料,隨年紀漸長,這頂桂冠反倒讓他陷入迷惘。

「我已經成為全台第一名,明天還要上班嗎?工作理由是什麼?」這一回,就連跳槽也無法解除困惑。於是他在35歲那年辭去創意總監,赴台灣藝術大學攻讀電影學系研究所,開始練習當導演。在事業頂峰選擇中離,外人認為他怎麼不好好把握,盧建彰卻只想著要如何找到下一道突破口。

跳出廣告公司忙碌的節奏,盧建彰終於認真反思「第一名」的意義。「達成了老闆要求、滿足客戶需求,然後呢?」他的視野開始由外轉內,仔細探尋自己真正想追求、想滿足的目標是什麼。

Fire自己重新找意義:說有感的故事,影響世界
盧建彰不諱言,整體大環境的變動,同樣是促使他離開的理由。

2008年金融風暴後,廣告利潤下滑,各公司都得同時兼顧更多客戶需求,才能維持營運。繁雜的工作量,不但削弱創意品質,也影響創意人的工作情緒。「那陣子,我常覺得同事們的創意,幾乎都用在午飯時互吐苦水,下午根本很難再想出什麼ideas,」他回憶。

「那麼,直接離開廣告業如何?」當盧建彰心底燃起這個念頭時,立刻有另一道心聲「打臉」自己:「很多人老愛抱怨環境差,但自己明明也是環境的一部分。」所以他決定留下來,並將自己的名字打造成嶄新的創意品牌,成為發動改變的領頭羊。

少了公司給的目標,盧建彰重新構思做廣告的目的:「我想做出令人難忘的作品,用創意影響人們的行動。」他坦言,廣告是高度浪費資源的行業,因為製作預算高,有效期限卻很短。

「我當創意總監時,每年握有5~6億元的廣告預算,但是有多少作品能夠讓人一再回想?」盧建彰自我反問,然後搖搖頭。

一件令人難忘的作品,得先是讓自己有感的故事。開設自己的製作公司後,盧建彰常試圖在滿足客戶需求後,再分享自己真正想說的故事。

舉例來說,曾有汽車品牌找上他,請他幫忙修改廣告影片腳本。盧建彰在既定故事軸線上,輕鬆地加了兩道衝突和轉折,很快就讓客戶埋單。收工散會之前,他請客戶撥空聽聽自己的提案。

那是熱血教師「阿甘」徐凡甘的真實生命故事。他15歲染上罕見疾病,必須終生洗腎。母親為了照顧他而罹癌,再加上父親出車禍,一度將阿甘推向輕生邊緣。所幸他走過情緒幽谷,也成功換腎,成為快樂的偏鄉學校老師。「如果你覺得他的生活真苦,那是不是該停止抱怨生活?」盧建彰描述自己渴望拍這個故事的初衷。

大概是積累近20年的經驗,為盧建彰的專業建立足夠的信賴,再加上說故事的渲染力十足到位,他只花了15分鐘,就讓客戶立刻撤掉既定腳本,指名採用這個提案。

新故事開拍那一刻,盧建彰已從台灣最有創意的人,蛻變成重新定義廣告創意,也為自己的創意生涯創造新意的人。

從報告被退8次的菜鳥到創意獲獎王:盧建彰的代表作
文案菜鳥

2001年 入行處女作,周杰倫純喫茶廣告

創意總監

2006年 Mercedes Benz S-Class許願篇,獲4A自由創意獎

創業接案

2014年 操刀柯文哲競選廣告,〈這一票聽孩子的話〉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