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富比士》富豪們怎麼養小孩?比爾蓋茲、貝佐斯⋯8 位首富的教育方式大公開

Tatler Taiwan

更新於 2021年11月03日10:47 • 發布於 2021年11月03日07:39 • Allison Chen

父母親的教養方式無疑會對孩子帶來巨大的影響,不過你是否曾經想像過,那些年年坐穩《富比士》富豪排行榜的富翁們,當放下事業、回歸家庭,平時與自家小孩是如何相處?以及他們教育孩子的理念又是什麼呢?本篇整理出 8 位全球富豪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論是「窮養」還是「富養」,都將讓你大開眼界!

延伸閱讀:印度「最年輕億萬富豪」 Nikhil Kamath 的致富之道、處世哲學,以及新世代必關注的未來投資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

Photo by David Ryder/Getty Images
Photo by David Ryder/Getty Images

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和前妻瑪肯西史考特(MacKenzie Scott)生下 3 個小孩,並另外領養了一位來自中國的女兒,有趣的是,貝佐斯與瑪肯西史考特教養小孩的方式大不相同。

瑪肯西史考特自有一套,積極訓練小孩獨立發展、培養邏輯觀點的能力,不過貝佐斯可就不一樣了,不但對孩子寵愛有加,而且他還主張要有「正確的消費觀」,所以規定勤儉持家的養女,每星期必須花光全部的零用錢,甚至還幫她買了一座島嶼,讓女兒未來成人後可以到那兒度假。雖然兩人共享撫養權,但也不難發現他們對於「創意式教育」有不同的詮釋。

延伸閱讀:女兒應富養?貝佐斯規定中國養女每週花光 140 萬台幣零用錢:「培養正確消費觀」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

Photo by Getty Images
Photo by Getty Images

同時管理特斯拉(Tesla)、 SpaceX 及 SolarCity 等七間公司的伊隆馬斯克,日前擠下貝佐斯得到世界首富頭銜,再度激發大家對他的種種好奇。馬斯克是擁有 6 個孩子的父親,秉持著「學歷不等於能力」的理念,他始終認為比起制式的學科成績,找到一項真正感到有興趣的事情,才是驅使我們要去做某件事的最大本質。馬斯克在 SpaceX 成立一所規模較小的學校,不採用年級制、沒有制式課本跟考試,以做到「教育配合孩子」為前提,鼓勵孩子們自由交流與主動地愛上學習。

延伸閱讀:2021 是伊隆馬斯克元年?不僅擠下貝佐斯坐穩全球首富,特斯拉市值也逾一兆美元

比爾蓋茲(Bill Gates)

圖片來源/instagram@jenniferkgates
圖片來源/instagram@jenniferkgates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退休前雖然從事科技業,但他卻不希望 3 個小孩太早沈迷於電子的世界,因此嚴格規範子女使用電腦的時間,甚至在 14 歲前禁止使用手機。比爾蓋茲的教養方式可是被外界稱作最佳典範,他曾表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為了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心中的榜樣,即使工作再怎麼忙碌,他都會抽出時間陪伴他們,並從日常生活中去約束行為。比爾蓋茲重視孩子的興趣,總是鼓勵他們做不同的嘗試,只要孩子們喜歡他一定全力支持。相當成功的「窮養手段」,令許多人讚嘆不已。

延伸閱讀:憑什麼娶到比爾蓋茲的愛女?5 件事認識珍妮佛蓋茲新婚丈夫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Photo by Daniel Zuchnik/WireImage
Photo by Daniel Zuchnik/WireImage

股神巴菲特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由於他覺得從小灌輸良好的金錢觀念十分重要,因此自孩子上幼稚園起,他將自身具備的投資策略發揮得淋漓盡致,教導小孩「想要」與「需要」的差別,以及財富價值及儲蓄的要領。

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

Photo by Aurelien Meunier/Getty Images
Photo by Aurelien Meunier/Getty Images

近期大動作宣布將 Facebook 改名為「Meta」的馬克祖克柏,在教育方面擁有獨到的見解,像是不限制兩個女兒碰觸 3C 產品或任何手遊,他認為適當地讓孩子接觸,不僅可以讓孩子從中得到快樂,也會進而發現想要做的事。事實上,這也回歸到其成長背景,馬克祖克柏曾經因為找不到人一起打雪仗,所以設計出打雪仗遊戲程式,找到自己對寫程式的熱情。

另外,他也看重做家事的能力,希望培養出愛女跟著媽媽一起動手做的習慣,從這項體驗學會承擔責任。

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

Photo by Vincent Isore/IP3/Getty Images
Photo by Vincent Isore/IP3/Getty Images

LVMH 集團總裁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在時尚圈喊水會結凍,由於他從小是在相當注重教育的家庭環境長大,因此在教導 5 位子女時,他認為唯有最好的學校、享有最好的資源才會成為卓越的人。雖然阿爾諾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但在小孩的求學階段,他仍會回家親自督促孩子們寫作業,育兒這條路不假他人之手。

大兒子安東尼阿爾諾(Antoine Arnault)曾在一次專訪中提到,父親從不擔心他們過早面對商場的鬥爭事實,早在 10 多歲便聽聞了許多當年爸爸爭奪控股權和準備收購的經驗談。阿爾諾讓孩子從小累積商業概念,並以合作夥伴模式與他們相處,甚至經常在家中大方討論集團的經營方向。

馬雲

Photo by Getty Images
Photo by Getty Images

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自 2019 退休後,回歸熱愛的教育事業,除了成立雲谷學校外,也在各大訪問中不吝分享對教育的理念。他提出一套「獨立理論」,父母應該要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找到自己想前往的方向,並非要孩子照本宣科、強行灌輸觀念給孩子。馬雲認為亞洲存在太多「直升機家長」,而家長的心態會對孩子產生劇烈影響,培養孩子像是投資生意,不如把腳步放慢、切勿著急,作為孩子的支持者而非控制者。

李嘉誠

Photo by Zhong Zhi/Getty Images
Photo by Zhong Zhi/Getty Images

白手起家的香港首富李嘉誠,從不嬌慣兒子,因為他相信教孩子學會自立自強、做人處世,比給他用不完的財富更為重要,所以兩兄弟從小就被要求要勤儉、謙虛。即使就讀頂尖的名校,李嘉誠也不請私家專車接送上下學,而是自己帶著兒子們擠地鐵,為了讓孩子在電車上觀察到形形色色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誠平時生活相當勤儉且鮮少發放零用錢,以「窮養」的方式養育著,他認為身為父母,最重要的責任是教孩子學會做人、多為別人著想,秉持善良的核心價值才是成功的人。

在兒子大學畢業後,李嘉誠沒有馬上安排工作,反而希望他們先自己出去闖一闖,而兩兄弟在事業上不僅都有著過人的膽識,創辦的公司及投資也都有亮眼成績。

延伸閱讀:從台大教授到社會企業創辦人,葉丙成以創新思維掀起全台翻轉教育狂潮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陳•文vege
    找不到人一起打雪仗,所以設計出打雪仗遊戲程式,有點哀傷…… 所以我可以設計接吻程式,約會程式,一起看電影程式……
    2021年11月03日15:3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