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蛇類擁有肉眼不可見的紫外線顏色,這種特徵在生態適應上扮演關鍵角色,特別是用於躲避天敵與偽裝環境。來自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110種蛇類,使用特殊相機拍攝紫外線反射,發現許多蛇類能夠反射不同程度的紫外線,這項研究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研究顯示,生活在樹上的蛇(如夜行性的樹棲蛇)最常擁有紫外線顏色,這可能與偽裝有關。「鳥類」——也就是蛇類的主要天敵之一,能夠感知「紫外線」,而樹葉、地衣與附生植物本身會反射紫外線,因此擁有紫外線色彩的蛇可以更好地隱藏在日間棲息地,降低被捕食的風險。
植披本身會反射紫外線 降低蛇類被捕食的風險
此外,研究發現,蛇類的紫外線顏色與性別無關,這與許多其他動物(如鳥類或昆蟲)不同,顯示紫外線顏色在蛇類的演化可能與繁殖無關,而是更偏向環境適應。研究還發現,某些毒蛇(如蝮蛇)在紫外線反射上的變異極大,即便是同一屬的蛇,也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紫外線色彩,顯示紫外線顏色的演化模式相當複雜。
這項研究突破了人類視覺的限制,顯示蛇類可能擁有比我們想像中更豐富的色彩變化。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發現能激勵更多科學家探索紫外線顏色在動物世界中的作用,特別是在那些過去被認為色彩單調的物種中,如昆蟲與其他爬行動物。
這項研究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Hayley Crowell, John David Curlis, Hannah Weller, Alison Davis Rabowsky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C BY 4.0)
參考論文:
Ecological drivers of ultraviolet colour evolution in snakesNature Communications
延伸閱讀:
1、蠅幼蟲如何偽裝成白蟻並成功潛伏蟻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