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醫師也染疫》院內感染容易造成嗎?胸腔暨重症醫師:6個可能導致醫護人員互相感染

幸福熟齡

更新於 2021年01月14日03:26 • 發布於 2021年01月14日02:00

黃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圖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提供

編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12)宣布,台灣新增2例本土、2例境外病例,其中本土病例為醫師與護士,發生院內感染是位在桃園的醫院,也是區域應變醫院。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上分析,導致醫療人員互相感染的原因有這6個。

COVID 19 容易造成院內感染嗎?哪些原因,導致醫療人員易互相感染?

COVID 19早期爆發,大陸的研究告訴大家,醫院內感染可以達44%的!大家都很好奇,COVID 19真的容易造成院內感染嗎?日本似乎是這次醫院感染,爆發頻率高的國家之一。

2月和歌山醫院、6月日本東京醫院、12月北海道醫院,都紛紛傳出院內感染,院內感染機率真的有那麼高嗎?

我好奇的閱讀,在JAMA國際期刊9月的文章,那是美國波士頓醫院,看看他們在做什麼:

2月底:醫療人員感控措施訓練。

3月13日:開始接受COVID 19 患者。

3月18日: 醫院可以自己檢測COVID 19。

3月25日:所有醫療人員必須戴上口罩。

3月28日:監測醫療人員症狀。

4月3日:醫院訪客受限制。

4月6日:所有病人,訪客院內必須戴上口罩。

4月10日:所有醫療人員戴N95口罩。

4月17日:護理人員篩檢病人症狀。

4月26日:所有住院病人,開始普篩。

其實看完一家收治COVID 19病人的醫學中心,其感控是一步一步,慢慢加上去,才知道這樣處理疫情是令人擔憂的。

病人的院內感染

1.住院病人

醫院也開始想要了解,有多少病人是隱藏炸彈在院內?於是這個研究就開始調查,3月7日- 5月30日,共9149人住院,共收治了697位COVID 19確診個案。這些確診病例,有12個人是住院3天後,才被確診。所以整個院內,病人發生在醫院內的COVID 19 確診率是1.7%。

9位是發生在4月26日:所有住院病人開始普篩之前的,只有3位發生在開始普篩之後的。

2.出院病人

共8370出院病人,有11位(0.1%)是在出院後14天內被確診。只有一個疑似院內感染,其他都不是。

醫護人員的院內感染

醫護人員,是不是也可能是隱藏炸彈在院內?英國檢驗了1032位無症狀醫護人員,只有3%無症狀確診感染。而這些無症狀感染確診的醫護人員當中,有57%完全真的無症狀,有40%是大於7天前有症狀,但檢驗時是無症狀的。

哪些原因,導致醫療人員易互相感染?

土耳其硏究,去年發表在國際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告知我們:

1.醫院內工作人員,誰得COVID 19感染機率最高?不是醫生,不是護理人員,而是清潔人員(醫生6.3%、護理人員8.0%、清潔人員9.1%)。

2.在隔離病房的醫療工作人員,平均得到COVID 19的感染機率是8.3%,而在一般病房工作的醫療人員,得到COVID 19的感染機率是3.4%而已。

醫師

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4.4%。

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21.4%。

護理師

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10.2%。

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3.4%。

清潔工

在隔離病房感染機率是10.2%。

在一般病房感染機率是0%。

醫療人員NG行為,導致自己被感染

-家中有人確診,而被感染。

-防護裝備,穿脫不當。

-在休息室,和其他醫療人員交談超過15分鐘。

-和其他醫療人員在近距離(1m)內,一起吃飯。

-工作時,沒有保持安全距離。。

-替確診COVID 19病人做檢查。

這些研究,似乎提醒大家:

1.去醫院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仍然真的很重要。

2.美國:對每位住院病人都普篩,抓住(0.1%)了,少部分的隱憂炸彈。

3.英國的醫護人員,也是有3%少部分無症狀感染者。

4.醫療人員感控行為,是要不停受訓、要不停相互提醒或監督。

看來每個國家院內感染都不同

大陸的研究也告訴大家,醫院內感染卻可以達12-29%!(美國0.1%,英國3%)、荷蘭5%醫院內感染、土耳其硏究約6%。

真的大家都不同,但似乎從日本醫療負荷過重,歐美ICU負擔過大,還是真的有危險的:

例如:Boston醫院在4月26日已經對所有住院病人,開始普篩了,仍然有3位病人,發生院內COVID 19,而且是在住院3天後,才被確診感染的?(這真的,不可思議⋯⋯,其實這也是醫療量崩潰的蹤影),不可不慎。

COVID 19要造成院內感染,是不高的。

醫療人員NG行為,易導致自己被感染。

即使院內感染很低的發生,醫療能量還是得準備非常足夠,才可控下來的。

醫療人員感控行為,是要不停受訓、要不停相互提醒或監督。

而大家真的是要謝謝、鼓勵所有防疫醫療人員,這真的太辛苦了…。

只是啊美國、英國,都在全國失控中,大陸,又再重啓封城了…,顯然全球,仍然是pandemic 大流行中,真的不可不慎啊!

其他人也在關注…

編輯精選:醫師也染疫》進出醫院不是戴口罩就好,ICU醫生陳志金:脫口罩後別做這3件事!

編輯精選:武漢肺炎失控》台灣急診室醫師淚憶SARS:說不怕是騙人的,當年我問妻子「我睡醫院好嗎?」妻感人回應…

編輯精選:武漢肺炎》台灣新增2例確診!網傳維他命C、蜂蜜檸檬有防護效果?十大Q&A解析

編輯精選:武漢肺炎》得病還上飛機、不顧別人死活?回憶SARS百名醫護被感染…暖醫喊話:會擊垮我們的是人性,不是病毒!

編輯精選:武漢肺炎》台灣首例確診!50多歲女台商隔離中,自保6招馬上記起來

編輯精選:台灣首例「武漢肺炎」的省思…暖醫10句話拜託正義鄉民「別再罵感染者,記得,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病毒」

編輯精選:老公腦幹出血,太太放棄急救…暖醫5句話擋下親戚質疑「面對救不了的病人,我們要救的是家屬」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中年後擁有更好生活的4方法!熟齡媽媽:我不圖子女養我,只求他們以後過得比我好
48小時126人猝死》別讓房間失溫!胸腔暨重症醫師:在家3情境,都是猝死時機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