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113會考自然》泳池中有多少尿?老鼠咬斷電線怎辦?試題千變萬化,名師揭露3大備考心法

未來Family

發布於 05月27日01:30 •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113會考是新課綱上路後的第三屆會考,題目愈發靈活,高度呼應新課綱精神,以自然科考題來說,除了有基本觀念題,還有不少高層次活用題,題目內容千奇百怪,考題字數也超過8000字,需調整備考方法,才容易拿下佳績。

觀察今年度自然科試題,題數雖降低為50題,但總字數還是超過8000字,要在70分鐘內寫完,很考驗閱讀速度與理解能力;而分析題型分布,與往年相仿,生物、地科和跨科考題約占五成,另外五成則是理化。

其中,有七成的題目是圖表題,非常重視學生對於圖表的判讀、理解、分析與應用的能力,這也成了自然科考題的一大特色。

重視科學概念的釐清及科學素養的應用

今年考題很強調應用,台北市古亭國中理化老師劉權賢舉例,第1題就考了戰場上的士兵,為了避免被敵軍發現用「之字形路線」,要考生看位移和路徑長」;第3題則給了一週的氣溫預報圖,要判斷未來幾天的天氣概況。

第6題則考電扇插頭被老鼠破壞,銅線裸露該怎麼修復才正確,測驗關於短路的概念」;第8題引用了世界名著《小王子》的某段場景,請考生判斷當時太陽光與地球自轉的方向。

引發最多人討論的是第32題,考「一座游泳池裡有多少的尿?」無須計算,只需有總水體量乘上濃度後,可以得到溶質含量的觀念。

跨科、跨領域題型多,考驗統整力

新課綱中,自然科學的特色「跨科主題」也成了命題焦點,台北市萬華國中生物老師王美玲舉例,第44題考的就是跨科主題「能量與能源」,用能源轉型議題,以發電方式與燃煤燃氣電廠的空氣汙染物之排放比較,評量學生能否應用資訊,做出兼顧發電需求與環境保護的最佳決定。

第49與50題則考「全球變遷」,從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考生物、理化及地科的統整學習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第18題考愛因斯坦「重力波」的觀念,其實超過國中生程度,但藉由題幹中的關鍵資訊,仍能將重力波分類進已學過的波動類型。

考題五花八門,科學閱讀成致勝關鍵

想在會考中取勝,除了掌握學科知識之外,還有三大重點。

首先,是科學閱讀力愈來愈重要,很多考題都是在評量學生能否從網路與媒體文章,深入理解報導的訊息。王美玲說,像第2題考食品添加物、第7題考清末銷毀鴉片、第17題考牙齒受到酸性飲料酸蝕等等,都屬此類。

第二,圖表判讀的能力也很關鍵,畢竟有七成以上的圖表題,考生在短時間內必須看懂圖表與文字敘述,擷取有用資訊,才能解決問題。

第三,實驗依舊不可輕忽,不少題目都牽涉到探究與實作,劉權賢認為,這再次彰顯了自然科學的學科屬性,學生若能真的進到實驗室,瞭解實驗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整理與分析整理數據、利用圖表呈現實驗結果等等,答題時會更有信心。

照片取自會考試題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