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為什麼人們總是持續犯錯、難以改正?薩提爾的自我察覺,看見行為背後的慣性與盲點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22年05月20日04:18 • 發布於 2022年05月20日04:00 • 高士閔

一頭在馬戲團長大的大象,幼年期就被一根細細的鎖鏈綁住木樁上,無法掙脫,長大之後,即使牠已經能輕易掙斷鎖鏈,也不再抵抗,就算其他人在後面推它、前面拉它,完全無用,因為大象自己根本不想逃離。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指出,人的行為很多時候是被「慣性」所驅動,而非理性的選擇。這些慣性的形成,多半是來自家庭教育、經驗,因此非常難改,也異常隱晦。這些行為的累積,是導致我們溝通不順、潛力未發揮的原因。

不要只是解決當下問題,還得對既有觀念進行改造

人跟大象一樣,童年形成的「慣性」,自己很難察覺,這也是所謂「盲點」。如果無法「覺察」到行為上的盲點,就不會願意改變,就像大象不願掙脫,除非大象自己願意,否則旁人是幫不了牠的,這和人一樣,當自己不想改變、沒意識到需要改變,即使其他的人,像是父母、主管、同事、朋友,勸戒再多也沒有用。

但改變也要有方法。《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形容,人就像一座冰山,能被看見的,只有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像是行為、應對方式。其餘的感覺、對感覺的感受、價值觀、期待和渴望,都沉在水面下。諷刺的是,想要改變自己或他人,必須挖掘冰山底下的內容,否則單單討論行為改變,無法治本,下次還是會遇到同樣的狀況,只是情境不同而已。

舉例來說,一些父母希望孩子做功課,不要玩電腦遊戲,便說「都幾點了還在玩,再不關電腦,以後就不讓你玩了。」孩子回道「好啦!你很煩耶。」最後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唸書。

此時,父親的冰山是這樣的:行為(命令孩子快去做功課)、感受(生氣、煩躁)、對感覺的感受(對自己生氣感到無奈)、觀點(對孩子:為什麼講不聽;對自己:自己是糟糕的爸爸)、期待(對孩子:希望能節制;對自己:希望能好好說話)、渴望(希望被尊重卻不可得),自我(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

從中可以看出,人是很複雜的,必須一層一層剝開自己的內心,並一一思考解決方案,才可能改變自己,進而改變別人。

有些衝突總是一再發生?未曾浮現的盲點才是關鍵

冰山一詞,最早出現在心理學家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1972 年出版的《家庭如何塑造人》一書。她的學生約翰.貝曼(John Banmen)將之系統化、科學化,推出「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應用在家庭治療以外的各種領域。

2001 年,前 IBM 大中華區電信與媒體事業群總經理陳茂雄上了貝曼的課,並把「冰山理論」帶進企業管理領域,教導主管如何發現自己和部屬的盲點,讓雙方得以順利溝通,激發潛力。

當我們在學習如何和他人溝通時,市面上的書或一些課程,多半會告訴你面對哪些情境時該如何解、如何化解他人的問題,但這些都浮在冰山的表面,隱藏在水面下,人的內心的深層渴望或不滿足,才是造成這些外在行為的原因。因此,想要達成深度溝通,必須逐一探詢水面下的元素,讓人察覺到自己的「矛盾」,發現「阿!為什麼我以前會這樣想?」才能引發改變。

陳茂雄認為,職場的溝通問題多半源自自己、他人和情境的不協調,不論是無法控制情緒(只在乎自己和情境)帶來的反射式應對,或是過於理性(只在乎情境)的機械式應對,都無法達成良好的交流。

薩提爾溝通法能化解心結,減少員工想跳槽、職業倦怠

一零四資訊科技總經理黃于純提醒,少子化加上半導體、高科技廠又大規模擴張,動輒用 2~3 倍薪水挖角其他產業的人才,近幾年人力市場供給不足。新人難找,既有員工隨時可能跳槽,如何激發成員發揮更好的戰力就很重要。如果主管懂得薩提爾溝通模式,便能協助部屬不再卡關,願意留在公司,減少員工出現職業倦怠想跳槽。

舉例來說,黃于純遇過一位想轉職的主管,原因是他覺得被老闆針對,提案一直被拒絕。但進一步詢問便發現,提案被拒絕在該主管所處業界是常態,他自己也會拒絕部屬。真正的原因是,該主管剛升職,渴望被部屬尊敬,所以期待老闆能幫他建立威信(卻從未跟老闆說過)。然而,老闆一直退件,讓他很沒面子,才生氣地想走。當黃于純一步步解開對方的心結,該主管便覺察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決定主動找老闆談談,自然也就不離職了。

附錄:關於薩提爾、家族治療模式、與冰山理論

1951 年,心理治療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正負責一位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少女。經過半年的療程,病情進展順利,她便邀請女孩的媽媽下次面談時一起前來。沒想到當母親出席面談,薩提爾之前與少女建立的信任關係蕩然無存,少女退回 6 個月前的狀態。

薩提爾只能繼續治療,但等到她、少女和母親建立起新的關係後,父親的加入又把一切打回原樣。之後,相似的狀況一直出現,只不過換成女孩的兄弟參與進來。薩提爾最後發現,單純治療「被認定的病人」,不一定能改善病患的狀況,必須從整個家庭(或稱系統)的角度切入,才可能根除病因。

《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指出,這個發現顛覆了當時的心理學理論,發展出 2 種助人成長的概念。第一從舊有的亞里斯多德式(Aristotelian)、線性的、單一因果取向的思考方式,轉向一般系統理論創立者路德維希.貝塔郎非(Ludwig Bertalanffy)提出的「系統思考」,比如單一病患變成家族治療。

第二個概念主張,人是正向生命能量的展現,只要能自我肯定,便可以自主改變。諮商心理師陳茂雄解釋,其實近似「正向心理學」,由於當時的心理學界更關注憂鬱症、思覺失調等「負面症狀」,但薩提爾認為,人性的正向力量(像是幸福、快樂)更值得關注,因為每個人都有能力變更好,只是要排除一些行為和思考盲點。

想要排除盲點,就得看清事物的全貌,因此薩提爾提出「冰山理論」(參見附圖)「雕塑」等治療方法。舉例來說,「雕塑」能透過身體姿勢,讓案主覺察到平時未意識到的隱含訊息。薩提爾請女孩的兄弟站在椅子上,父母高舉雙手膜拜他,不留一絲餘地給女兒。讓他們意識到,家庭的重心都放在兒子身上,少女在家裡無容身之處,不停為了求存而掙扎,最後改變家人的互動。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

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大師,第一本專著《家庭聯合治療》堪稱家族治療專家必讀的聖經。她相信,「不論外在條件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無法改變。」人類只是需要更正向、更有效率的運用自己,便能實現一切想要的。

約翰.貝曼(John Banmen)
美國心理學家暨家族治療師。與薩提爾共事長達18年,認為她的話語藏有力量,能啟發別人改變,因此逐一分析她的對話脈絡、診療經歷,把「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系統化,科學化的理論,讓他人更容易學習。之後致力於推廣薩提爾模式,如今以薩提爾聞名的講師、教練、心理師,幾乎都是他的學生。

陳茂雄
曾任IBM大中華區電信與媒體事業群總經理,具備20多年的實務經驗,在取得「諮商心理師」執照後,轉職為「諮商心理師」。陳茂雄認為,「薩提爾模式」兼顧理論和實務,既能彌補教練領域只靠經驗的弊端,又沒有傳統心理學缺乏實務的問題,因此把它作為教練的主要工具,開設「薩提爾教練模式」及「從自我覺察到發揮影響力」兩項課程。

延伸閱讀

領導者要當部屬的「教練」,為公司留下潛力人才!華碩部門總經理分享薩提爾的啟發
「老闆狂罵人,卻說是為我好…」薩提爾提出 4 種常見溝通風格,你主管是哪一種?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