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託旗下的台灣虛擬貨幣交易所BitoPro,今(31)日宣布將推出類似「數位支票」概念的TTCode服務,希望讓密碼貨幣的流通,變得像紅利點數兌換商品一樣方便。目前中華電信紅利點數Hami Point兌換比特幣的服務,就是採TTCode機制。
根據幣託說明,TTCode類似「數位支票」的概念,只要選擇幣別和輸入數量,就會產生一組TTCode,而兌換人輸入TTCode後和密鑰後,相對應的幣就會自動轉進錢包中;不僅如此,由於能事先指定兌換人,讓密碼貨幣轉換更安全。目前只有BitoPro支援TTCode,無論要發行或兌換TTCode,要先申請BitoPro錢包,該服務預計在10月31日正式上線。
而幣託之所以推出TTCode,是瞄準企業紅利點數轉換和場外交易兩大應用。
企業端:紅利點數兌換
幣託執行長鄭光泰解釋,密碼貨幣不像商品有固定面額,匯率每秒都在波動,因此以往企業想開放用戶將紅利點數轉換成密碼貨幣,必須串接幣託API、即時讀取密碼貨幣匯率,有一定的技術門檻;不只如此,企業若想一次發放密碼貨幣紅包給大量用戶,也得一個個轉到用戶錢包,過程很繁瑣。
看到這塊缺口,TTCode可作為企業和密碼貨幣間的橋樑,讓企業不用串接API,只要提供用戶TTCode,就能限制用戶換取固定面額的數位貨幣。鄭光泰舉例,只要企業設定好只能讓用戶兌換價值新台幣50元的密碼貨幣,那麼無論用戶兌換時當下的匯率多少,都只能兌換到相當於50元的密碼貨幣。
目前中華電信已經採用TTCode機制,開放用戶將Hami Point換成比特幣。鄭光泰透露,目前也正和其他零售和紅利點數業者洽談中。
個人端:場外交易
除了企業端,TTCode的另一個應用是個人場外交易。鄭光泰解釋,以往個人交易密碼貨幣時,會不知道要先給錢還是先給幣,對雙方都沒有保障。其中,因為轉換成TTCode的密碼貨幣,只能兌換、不能換回密碼貨幣,因此TTCode就能扮演類似中介者的角色,確保賣幣方有足夠的幣可以賣、且可讓買方兌換。
鄭光泰表示,台灣的場外交易市場,應該是檯面上密碼貨幣交易的一、二十倍以上。
「這樣的技術台灣應該沒有,我們是第一家,應該也是亞洲第一家。」鄭光泰說,期待未來能和其他商業模式結合,滿足更多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