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現在的小朋友,還是我們小時候,一定都會遇到翻開書就想睡的狀況,很多人就會疑惑,為什麼讀書就想睡、滑手機就精神百倍,是不是想偷懶或書本內容太枯燥,但其實,在高度專注的時候,腦中的內分泌也會影響我們的疲勞程度。
一翻開書馬上點頭如搗蒜,這不是在贊同內容,而是早就昏昏欲睡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明明想看書,或該讀書了,讀沒幾行卻哈欠連連。
國泰醫院臨床心理師 陳惠娟:「書本會消耗比較多的認知資源,讓你的大腦就是說,我現在已經沒力了,想睡了,你需要比較延遲,它的刺激也都比較單調,就是你要閱讀,不斷地看,然後不斷地大腦運作,才有辦法吸收一些資訊。」
專家指出,高度專注和消耗認知資源,腦內會產生一種叫做腺苷酸的物質,它會釋放疲勞信號,逐漸抑制神經元活動,讓人想睡。但是滑手機同樣需要專注,為什麼卻越滑越有精神。
台安醫院小兒科醫師 詹前俊:「它有很大的聲光刺激,它會刺激腦部的多巴胺,多巴胺會讓身體產生愉悅的感覺,但是這種刺激在小孩子,我們認為它沒辦法,刺激腦部的連結,或促進他的語言發展、智力發展,它只是一個被動的輸入。」
五光十色的網路內容,不只是促進多巴胺讓人成癮,對醫師來說,還有一個很可怕的東西,那就是藍光。
國泰醫院臨床心理師 陳惠娟:「手機的藍光其實會影響,我們人的日夜節律,就是造成我們,覺得已經是晚上了,可是那光照到我們,我們身體會覺得說,還在白天,就會減少我們褪黑激素的分泌,就會變成是,就不會有想睡的感覺。」
台安醫院小兒科醫師 詹前俊:「在小兒科我們都一直在提親子共讀,最大的目的是,這樣會增加腦部的連結,第二個是,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刺激。」
讀書可以促進大腦認知,也能獲得新知,醫師建議,將睡前滑手機的習慣換成看書,才能從小就讓大腦有好的刺激和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