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市地重劃已成為台灣各地城市發展的重要政策,不僅提升都市景觀、改善居住品質,也為地方政府帶來穩定財源,可謂一舉多得。然而,市地重劃的推動涉及規劃、徵收、配地、施工及公共建設等多個階段,往往需時十數年,地方政府應積極扮演協調者角色,確保政策順利推行。
以自辦市地重劃為例,雖然重劃後土地價值提升,但因需施作公園、道路等公共設施,土地所有權人的持有面積勢必縮減。為此,內政部特別訂定《獎勵土地所有權人辦理市地重劃辦法》,提供低利貸款、減免行政規費及稅賦優惠,以平衡土地所有權人權益與地方發展需求。至於公辦重劃則由政府全權負責,土地所有權人亦可享有相關稅賦減免。
然而,近期高雄市大寮區第81期市地重劃案卻遭到惡意抹黑。市府依法拆除已荒廢的眷村建築,並妥善安置原住戶至鳳山建國新城。但在2024年10月15日,一位原眷戶私自占據空屋,疑因不滿拆遷決策,最終以極端方式輕生,部分社運團體遂藉機炒作,刻意將本案扭曲為「政府強制迫遷致死」,甚至進一步發起訴訟,意圖抹黑市府施政。事實上,本案涉及的土地屬軍方公有地,市府已依法提供合理拆遷補償、安置措施,並協助媒合包租代管與社會住宅,並無任何不當作為。最終,檢方亦簽結相關訴訟案件,證明市府並無違法行為。
令人遺憾的是,面對特定外來社運團體的不實指控與煽動性言論,市府卻未能積極回應,導致輿論持續發酵,使其他重劃案亦受到波及,進一步影響城市發展。市府若持續縱容惡意抹黑,恐將使市民對公共政策失去信心,進而阻礙高雄的發展進程。
此外,2025年3月6日,市府為該名輕生者舉辦法會,卻因燃放鞭炮導致雜草起火,進而引燃旁邊待拆除建築。雖然消防局迅速撲滅火勢並進行調查,最終亦獲輕生者家屬同意後拆除該建物,然而,特定社運團體再次藉機炒作,將此事件歪曲為「市府縱火強拆」,試圖進一步誤導社會大眾,製造對立與衝突。
不僅如此,陳其邁市長的施政態度長期過於軟弱,未能有效解決多項市政問題。例如,鳳山車站環狀車道長期遭違規占用,導致交通事故頻傳;國道七號進度嚴重落後,影響市民交通安全。這些問題無一不顯示市府對特定團體過度妥協,導致高雄城市發展陷入停滯。相較於前市長陳菊推動十全路開闢的果斷態度,陳其邁應展現更強硬的執政魄力,確保市政推動順利,避免外來團體求名求利,無限上綱干涉高雄發展,損害市民權益。
高雄市政府必須堅定立場,確保市地重劃政策順利推行,並防範外來勢力刻意操作輿論,影響市政施政。期望陳其邁市長能在剩餘任期內展現果斷領導力,積極回應市民期待,捍衛高雄市民真正的權益,而非任由外來勢力左右市政發展,否則高雄「由綠地換成藍天」,恐怕只是時間問題。(推薦閱讀:觀點投書:解決釘子戶問題不靠公權力,竟靠神明指示?高雄市政府是在哈囉?)
*作者為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