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輝達成長有台灣相助!程世嘉:GPU需求不減,人工智慧進展還會更快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3月11日14:18 • 發布於 03月11日09:26 • 傅莞淇

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來台參與《黃仁勳:AI領航者》科技論壇。台灣AI創業家程世嘉在對談外,也針對AI趨勢發表洞察。隨著模型消化更多知識,推理能力成本降低、進入更多系統,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力,可能才正要顯現。

在11日舉行的《黃仁勳:AI領航者》科技論壇上,緊接著《黃仁勳傳》(The Thinking Machine)作者史帝芬‧維特(Stephen Witt)後,台灣AI創業家程世嘉從自身經驗出發,指出人工智慧來到時代轉折點。過去幾年速度飛快的AI進程,未來只會變得更快。

在演說中,iKala共同創辦人曁執行長程世嘉提出數項資料,支持他對AI技術擴展的觀察。

首先,2024年的諾貝爾獎物理獎及化學獎得主,都罕見地包括了電腦科學家,而不只是物理學及化學家。包括Google DeepMind現任CEO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以及有「AI教父」之稱的辛頓(Geoffrey Hinton)。

程世嘉表示,諾貝爾獎委員會十分睿智,看見「科學打破疆界的時代快要到來」。人工智慧已不只是電腦科學家使用的科技,而會深入到各大領域中,展現其能力。

其次,2010年以來,在深度學習技術的支持下,算力需求大幅增加;這也反映在輝達GPU一卡難求的盛況中。與此同時,人工智慧的能力逐漸逼近、超越人類平均水平。早在2018年間,AI的聽說讀寫能力已經接近一般人類,如今更是在推理能力上超越人類。

雖然目前難以確認機器展示的推理能力,是否與人類的推理素質相同。但若AI可以進行思考與推理,就表示機器可以進行策略、規劃等行動。這在過去是人類獨有的能力。人類社會加入這樣的思考機器,這件事實具有的意義與帶來的改變,現在才正要顯露。

程世嘉提出數項資料,支持他對AI技術擴展的觀察。張智傑攝
程世嘉提出數項資料,支持他對AI技術擴展的觀察。張智傑攝

程世嘉提出數項資料,支持他對AI技術擴展的觀察。張智傑攝

AI系統將掌握「全數據」,進入更多實體機器

除了AI推理能力外,程世嘉指出,資料是展望未來的另一個關鍵元素。目前, 在通用、公開資料之外,獨特的小眾資料是許多開發團隊爭搶的差異化資產。

但有鑒於人工智慧處理資料的速度與能力,外界估計,人類所創造的大量資料可能在2028年就會被AI消化殆盡。是時,資料的競爭將落幕,科技公司之間的競爭將轉入更激烈的層級。已幾近完全吸收人類知識的AI系統,將對世界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在大數據(big data)到全數據(whole data)的趨勢下,如何組織全世界的資訊,成了重要議題。程世嘉認為,奠基於獨特資訊的垂直搜尋引擎將崛起。廣地觀察,從搜尋龍頭Google的自我改造,到Perplexity這類新興搜尋服務的發展,都顯示代理人類進行搜尋、資訊組織,甚至是進行創新,是AI的前行方向。

時常在社群平台上發表AI趨勢觀察的程世嘉,也補充對中國模型DeepSeek的意義解析。他指出,這不只關於中國實驗室突破美國晶片管制,推出高效模型。也在於DeepSeek的發布,大幅降低了推理能力的成本,並以開放權重的方式讓大眾可以重製。這表示擁有推理能力的AI系統可以更低門檻進入更多實體機器人、更多決策系統,因而引發美國高度關注。未來,人工智慧仍將是美、中兩大強權的重要戰場。

《黃仁勳:AI領航者》科技論壇。左起:台大資訊工程研究所教授陳縕儂、iKala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曁執行長程世嘉、《黃仁勳傳》作者史蒂芬‧維特、遠見雜誌社長兼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執行長楊瑪利。張智傑攝
《黃仁勳:AI領航者》科技論壇。左起:台大資訊工程研究所教授陳縕儂、iKala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曁執行長程世嘉、《黃仁勳傳》作者史蒂芬‧維特、遠見雜誌社長兼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執行長楊瑪利。張智傑攝

《黃仁勳:AI領航者》科技論壇。左起:台大資訊工程研究所教授陳縕儂、iKala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曁執行長程世嘉、《黃仁勳傳》作者史蒂芬‧維特、遠見雜誌社長兼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執行長楊瑪利。張智傑攝

AI成長方興未艾,回憶輝達與矽品長年合作開端

程世嘉於2011年創立iKala,起初從直播技術出發,後轉向軟體、雲端及AI行銷解決方案。目前已有200名員工,客戶遍及全球190餘國,提供全球範圍的影響力資料平台,以及垂直搜尋功能。程世嘉認為,公司進展也是一路隨著AI發展不斷前進。先前,他曾預測在今年內,公司AI部門的營收將會超越雲端服務。

在論壇上,他也分享家族與黃仁勳的長年緣分。在輝達成立不久時,是程世嘉外祖父創立的矽品集團相助,提供封裝、測試技術以及機台設備服務輝達。至今,雙邊持續合作將近27年,且每一次黃仁勳回台,都會拜訪矽品。

「輝達的成長,有台灣的幫助。」他表示,「這件事也是我家族津津樂道之事。」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