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3招節稅秘訣一次看 這招可賺錢又能抵稅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05月22日05:34 • 發布於 05月22日04:37 • 記者魏妤庭/台北報導
▲報稅季開跑,民眾可以利用網路報稅、手機報稅或是親自到國稅局一趟。(圖/記者葉政勳攝 , 2023.05.01)
▲報稅只到5/31,還沒報稅的納稅義務人要把握時間申報,以免逾期挨罰。(圖/記者葉政勳攝 , 2023.05.01)

[NOWnews今日新聞] 5月報稅季離截止日剩下不到10天,民眾應在5/31完成綜所稅申報,6/3前完成繳納。倘若還沒有申報,又想要少繳一點稅,可以透過3種合法節稅方式,包含善用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以及存股等方式,都可以有節稅的效果。

1.列舉扣除額抵稅

申報綜合所得稅時,會以總所得額扣除每人9.2萬元的免稅額,滿70歲則是13.8萬元的免稅額,再扣除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如果可列舉扣除額高於標準扣除額的12.4萬元(單身者)或24.8萬元(與配偶合報者),就可以選擇列舉扣除額申報較為划算。

列舉扣除額可包含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等6項。其中,保險費以人身保險費為主,每年每人上限2.4萬元。醫療及生育費只要符合公立醫院、健保特約、財政部認定會計紀錄完備正確醫院等開立的收據,可以用來列舉,且無金額限制。購屋借款利息每一申報戶上限30萬元,房屋租金支出每一申報戶上限12萬元。

2.特別扣除額

除了列舉扣除額外,薪資所得、身心障礙、長期照顧、財產交易損失、儲蓄投資、幼兒學前、教育學費等,都可以使用特別扣除額節稅。

針對幼兒學前及身心障礙、長期照顧的部分,如果家中有扶養5歲以下子女,或是有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每人可扣除12萬元,其中,身心失能者若同時符合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人可扣20.7萬元,合計可扣除32.7萬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適用稅率為20%以上、股利所得採28%分開計稅、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就不可以使用這兩種特別扣除額。

薪資所得每人可扣20.7萬元,如有特定費用像是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職業上工具支出等,高於20.7萬元,可以採核實減除,但須附上證明文件。財產交易損失指出售房屋有財產交易損失者,上限為當年度申報的財產交易所得,如果無財產交易所得或扣除不足,也可以保留3個年度再扣除。儲蓄投資則是全戶可申報上限27萬元。教育學費針對上大專院校以上子女的教育學費,每人上限2.5萬元,但已接受政府輔導的部分、或是就讀空中大學、空中專校、五專前3年者不可扣除。

3.存股節稅

投資股票的投報率比定存高,有不少民眾會利用存股方式來增加收入。因為投資股票而產生的股利收入,也必須納入個人綜所稅申報,要如何才能更節稅,是許多存股族關心的事。

申報股利所得稅可分為「全部所得合併計稅」或是「單一稅率28%分開計稅」,合併計稅是將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每一申報戶按照股利金額8.5%計算,可抵減稅額以8萬元為限。也就是說,若存股族適用的稅率級距為5%,股利所得可享有3.5%(8.5%-5%)的抵減稅額差額,如果抵減稅額高於應納稅額,差額部分還可以退稅。

舉例來說,若所得90萬元,薪資為70萬元、股利20萬元,扣掉免稅額9.2萬、單身扣除額12.4萬、薪資特別扣除額20.7萬元後,綜合所得淨額為47.7萬元。依照課稅級距5%計算,應繳納23850元。不過因有20萬元為股利收入,所以可享有8.5%抵減稅額,等於可再扣17500元(20萬x8.5%),因此,最後只要繳6850元(23850-17500)的綜合所得稅。等於因為股利而省下將近快2萬元的稅。

如果合併計稅可減抵稅額超過每戶上限8萬元,即股利所得超過94萬元、繳稅級距30%以上,那就可以選擇分開計稅,獲配股利所得按照28%稅率計算應繳稅額較能節稅。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

  • Ellen Hsu
    炒股賺價差根本不用繳稅。
    05月22日09:19
  • Yi-chen Lin
    可以不繳稅嗎?
    05月25日04:3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