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李佳軒》專欄: 填平缺失,穿透曖昧的平凡日常 (以《颱風》《再見阿郎》二部電影為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發布於 2023年08月21日04:00 • 李佳軒

「我們需要的是愛,自在的工作和生活。」當《颱風》接近後半部高潮之際,大雨滂沱風暴來襲,經歷了內心混亂席捲的妻子君麗,對著這位撩動起一切心思的男人高大豪,說出了此句話,並希望他悔改投案。這一句話彷彿當頭棒喝,不僅是撥開那實際上並不忠誠的情感猶疑,還有被一時片刻慾望沖昏頭的男女們,提醒著愛是什麼?

逃亡的流氓高大豪,帶著半路偽裝成父女的小姍,一同到了阿里山上,遇見了沉溺於研究工作的何志平,與被疏忽的妻子君麗。大豪在山間留戀於二個女人,一位是寂寞而飽受精神摧殘的君麗、另一位則是純潔如清溪的少女阿紅,扯不斷理還亂。颱風將來臨,狂風暴雨吹打著風向針,知道事跡敗露的大豪決定選擇私奔下山,他一面告訴寂寞的君麗帶著小姍一起生活、另一面又渴望少女青春的浪漫愛戀。最後,二方的謊言讓他落入了混亂。

(《颱風》劇照,Source: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颱風》劇照,Source: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潘壘所執導的《颱風》(1962),由中影製作,當年並未引起關注,卻在當時宣教片中另闢蹊徑。節約篇幅中,把山屋形塑成一個人情關係的封閉空間,身體緊密、靈魂疏離,每個人都有未解心事,慾望更暗地流竄。電影裡不斷暗示一種「缺失」狀態,關於小姍的無家可歸、君麗對婚姻的無所適從,亦或是大豪憑藉本能的衝動、丈夫無意識地去平衡工作與生活。讓人終究在為了填平另一個缺失中,傷害彼此,忽視了既有的可能。

(《颱風》劇照,Source: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颱風》劇照,Source: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颱風巨大,如同心中混亂;風扇輕拂,難耐燥熱的夏日中,仍然可以提示戀人們的日常,這是浪漫到底的「不健康寫實」。《再見阿郎》經典的一場戲,女主角桂枝與阿郎正在閣樓陷入親密之際,桂枝提出了婚約要求,卻被曖昧的甜言蜜語模糊。「你不想跟我結婚?你要我幹什麼,你是什麼東西啊?」「我不是個東西,我是人,我愛你,我喜歡你。」桂枝回應:「喜歡,就要過一輩子。」燥熱難耐的房間,一輩子如同那瞬間的凝結。

《再見阿郎》(1970)由白景瑞執導,改編自陳映真小說《將軍族》,將原著中沒有的阿郎作為男主角,除了是一種本土轉向,同樣也在著重宣教意味的健康寫實中,展現了更多情感的可能。我們可以看見這對男女漸漸心生好感,並轉化曖昧成為一種實在相互的生活陪伴,期許能共度一生。正是阿郎決心建立一個美好家庭的過程,在日常平凡中,令人感受出那「一輩子」的片刻永恆。

無論是暴風襲擊 ,或是微風煽動,在看似復古的電影中,挖掘出一絲絲歷久彌新不變的情感,為了愛而掙扎與奮鬥,平凡日常中,如何填平缺失的意亂情迷,或是穿透曖昧成為相依的一輩子。我們需要的是愛,自在生活,正如電影中等候著我們尋找的答案。

• 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我最愛的臺灣電影:劇情長片」票選活動,自己的電影自己選!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邀請你選出心中最愛的臺灣電影!電影述說著臺灣的故事,也是你我的美好記憶。現在就選出你心中的臺灣電影吧!全民票選活動現正進行中。

• 延伸閱讀:《蕭詒徽》專欄:所謂暈船,從來不只是不求回報而已

【本文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企劃展出】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