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今(14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劉揚偉針對2025全年展望捎來好消息。他怎麼看AI伺服器進展?如何應對川普關稅?下週3月17日即將迎來的NVIDIA GTC大會,鴻海好伙伴將如何參與?又有哪些亮點?
鴻海今(14日)召開第四季法人說明會,回顧2024全年,營收達6.86 兆、年增11.3 %,淨利1527億,年增7.5%,創下歷年新高。
「2025年預期將會強勁成長!」法說會上,鴻海董事長樂觀給出全年展望,其中「雲端網路」、「元件及其他」兩大領域,分別因伺服器需求增強、ICT零組件及電動車成長,將成為主要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鴻海向來以消費電子產品為營收大宗的局面,也將迎來轉捩點。根據鴻海公布的產品組合比例,過去兩年以伺服器為主的雲端產品分別占22%、30%,劉揚偉預告,今年雲端產品比重會接近消費產品,很快就會成為鴻海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上季法說會上,劉揚偉將2025年定調為「可以樂觀期待的一年」,而下週將登場的輝達GTC大會,也有望替鴻海營運注入強心針。AI伺服器展望、川普關稅應對、以及新事業進展,成為本次法說矚目焦點。
重點一:AI伺服器動能強勁,鴻海年營收將破兆
回顧2024年,鴻海AI伺服器營收年增高達150%,一般伺服器也回升,帶動整體伺服器年增78%。
劉揚偉指出,今年大型雲端服務商(CSP)及一線品牌商對GB200伺服器需求強勁,預期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比重,將從2024年的四成攀升至五成,達兆元規模。
先前市場針對GB200伺服器生產傳出雜音,劉揚偉則表示,GB200 NVL72為系統機櫃,生產過程需要大量整合,現階段良率已達批量生產的標準,未來幾季出貨都會持續增長,在下一代GB300系列更會維持競爭力。
「這個產業進入門檻很高,而我們很早就跟客戶共同開發下一代、下下一代產品,所以有非常高的信心,」他強調。
另外,外界日前擔憂DeepSeek的出現,可能影響客戶對高階AI伺服器需求,劉揚偉則認為,過去AI開發主要由CSP主導,DeepSeek出現後,反倒促使愈來愈多中型公司加入,因此並不會出現不利影響。
更甚之,鴻海近期也受益於這股熱潮,推出繁中AI大語言模型FoxBrain,過去研發團隊要求需2000張輝達H100 GPU進行訓練,如今僅需120張便完成,加速了大語言模型的普及。
重點二:呼應美國製造,鴻海已與客戶展開合作
不過,大環境隱憂仍存在,川普關稅政策近期持續延燒,帶來極高不確定性。劉揚偉過去數度強調,未來生產趨勢絕對會走向「區域製造」,鴻海在全球24國擁有233個廠區,早已具備足夠韌性。
本次法說會上,劉揚偉進一步分析,鴻海2022年至2024年資本支出總額超過新台幣3400億元,相較2019年至2021年整整增長五成,就是為了在各區域擴充產能。至於今年資本支出,還將年增20%,因應客戶需求,擴充包括中國、台灣、印度、美國、東南亞等地產能。
其中,鴻海也將呼應美國製造,與美國客戶在數個州展開生產合作計畫,待日後進一步公開,「未來一年會怎麼發展,依照美國政府對關稅的態度、做法,很難預測,所以我們只能靜觀其變,把能做好的做好。」劉揚偉說。
重點三:輝達GTC將推機器人,鴻海也當重點
下週,輝達GTC大會將登場,其中機器人技術進展,將是一大關注焦點。鴻海先前曾展示將應用在工廠內的半人形機器人,過去五年亦將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新事業之一。
劉揚偉今日則透露,除了製造場域之外,今年也預期對外發表在醫療服務人形機器人的進展,集團接下來也將採取多元化策略,除了提供微型馬達等關鍵零組件,也會負責人形機器人組裝、提供軟體應用平台,搶攻機器人商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