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北京兩會直擊》中國汽車教父李書福反內捲:價格戰必死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3月18日03:18 • 發布於 03月10日07:25 • 邱莉燕

收購瑞典Volvo、入股德國賓士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兩會上為中國所有行業敲響警鐘,這位中國汽車業教父公開反對內捲式的惡性競爭,呼籲用技術創新打破同質化陷阱,否則只能在價格戰的泥潭裡打滾。

2025年中國兩會現場,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一番言論如驚雷般炸響。這位手握1750億人民幣身家、連續多年穩居胡潤富豪榜的中國汽車業教父,在政協「工商聯小組會議」上直指行業痛點:「新能源汽車競爭太激烈了,大家為了生存,想出了很多急功近利的辦法。」

做為中國大陸民營汽車工業的拓荒者,今年62歲的李書福的履歷堪稱傳奇。從120元(人民幣,下同)起家的照相館小老闆,到收購瑞典Volvo、德國賓士的資本大鱷,用了40年的光陰將吉利送上國際舞台。但如今,他卻為行業的病態競爭痛心疾首:「如果走上一條內捲式惡性發展的道路,這個產業就不可持續了。」

根據中國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的統計,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價格戰,導致全行業利潤率比前一年降低1.3%,其中12月的利潤率更是驟降13.5%,競爭如此激烈,甚至導致部分車企「賣一輛虧一輛」。李書福尖銳指出:「反對內捲式的惡性競爭,而且這不完全指汽車業,所有的行業都要良性有序競爭。」

政協「工商聯小組會議」。蘇義傑攝
政協「工商聯小組會議」。蘇義傑攝

政協「工商聯小組會議」。蘇義傑攝

兩會共鳴:反內捲成國家戰略

面對困局,李書福亮出了「反內捲五招」:以技術戰、品質戰、服務戰、品牌戰、道德戰,取代價格戰。

他以吉利為例,2024年投入300億研發資金,掌握新能源、智慧駕駛等核心技術,專利超5000項,旗下智能電動車品牌「極氪」,單車均價突破35萬元,徹底擺脫「低價低端」標籤。

旗下智能電動車品牌「極氪」,單車均價突破35萬元。wikimedia commons by Windmemories
旗下智能電動車品牌「極氪」,單車均價突破35萬元。wikimedia commons by Windmemories

旗下智能電動車品牌「極氪」,單車均價突破35萬元。wikimedia commons by Windmemories

「我們就堅持不簡單地打價格戰,」李書福言下之意,真正的競爭不是比誰賣得便宜,而是比誰能讓客戶掏腰包還豎起大拇指:「而是要打技術戰、品質戰、服務戰、品牌戰、道德戰,只有這樣才能夠使企業在穩健自信、受人尊重的從容狀態下,不斷地持續發展。」

李書福的呼籲,並非孤掌難鳴。2025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便首次將「綜合整治內捲式競爭」等字句,寫入這份國家文件中「昭告天下」,並明確提出必須「破除地方保護,打通要素流通堵點」的國家戰略。

站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關鍵節點,李書福的反內捲邏輯值得深思:當內需市場陷入價格戰的廝殺血海,中國大陸企業更需要像他當年收購Volvo汽車、入股賓士那樣,以技術出海、資本出海打開新戰場,從「內捲」轉向「外捲」。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