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署今天(7日)表示,各地高溫普遍為攝氏31至34度,南部近山區局部會來到36度左右高溫,氣象署並布台南市、高雄市高溫燈號。近日關注今年首颱「蝴蝶」是否即將生成,氣象署預估,位在菲律賓東部外海的熱帶擾動,預計最快下周一生成、周三晚間影響台灣,但是否會增強為颱風有待繼續觀察。
前氣象局長鄭明典6日在臉書曬出一張衛星雲圖指出,這一區的雲,尤其是代表高雲雲頂的紫色區塊,都被拉的「長長的」,表示高層有強風。因為地面較少強風,高層大片的強風區,幾乎就可以直接推論「垂直風切偏大」!
鄭明典進一步解釋,垂直風切大很不利颱風發展,所以暫時還看不到對流明顯的整合。究竟是否有颱風還需要再等等,看後續環境風場的變化!
氣象署網站今天發布訊息指出,環境持續吹偏南風,清晨至上午中南部有局部陣雨出現的機率,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留意各地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尤其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並且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伴隨雷擊及強陣風,下午外出請注意天氣的變化並攜帶雨具備用。
氣溫方面,氣象署表示,各地高溫普遍為31至34度,南部近山區局部會來到36度左右高溫,感受高溫悶熱,戶外活動請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至於低溫普遍為25至27度。離島天氣,澎湖、金門、馬祖為晴到多雲,澎湖27至30度,金門25至30度,馬祖24至28度。特別要注意的是,金門、馬祖今晚起易有低雲或霧影響能見度,交通往返請留意航班資訊。
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明天至下周三台灣在暖氣團內,各地晴時多雲,天氣熱如夏;大氣不穩定,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下周四至15日的天氣,則與熱帶擾動的發展及其西南風引進的水氣密切相關,需再觀察。
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根據最新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下周菲律賓東方有熱帶擾動發展,掠過台灣東北部海面其後有水氣跟隨。美國模式(GFS)亦有類似模擬,但在時間及空間上的分布、差異很大,對台灣構成的威脅、程度不同,顯示有不確定性,需持續觀察模式調整。
編輯:秦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