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電影宇宙第四階段的第一部作品,同時也是第一個在 Disney+ 獨家播放的漫威真人影集《汪達與幻視》已經推出,而影集目前爛番茄新鮮度高達 97 %,IMDb 則是 7.6 分,不論是影迷或是影評,大多給予正面評價。
而導演麥特夏克曼 (Matt Shakman) 在影集中除了致敬 50 年代情境喜劇外,也參考許多漫畫作品,藉此為劇情添加有趣元素,以下為他公開的漫畫原作清單。
1. 《M 議院》(House of M)
在 2004 年大事件《復仇者聯盟解散》時,「緋紅女巫」因想起自己與「幻視」死去的雙胞胎兒子而情緒崩潰,因此她運用改寫現實的能力,讓世界最強大的英雄團隊面臨毀滅命運。直到「奇異博士」和眾英雄合力抵擋,才總算阻止這場瘋狂狀態,接著被「X教授」指派的「萬磁王」出現,將當時他認為是女兒的「緋紅女巫」帶走,一切才落幕。
不過當「快銀」知道「新復仇者聯盟」和「X戰警」決定要殺死「緋紅女巫」時,跑去提醒汪達,於事「緋紅女巫」再次改變現實,這次將世界變為「變種人」主導的社會,「萬磁王」一家成為全球的領導者,藉此開始 2005 年大事件《M 議院》。
後來「金鋼狼」想起過往記憶,才得知這個世界並不正常,於是幫忙眾人恢復既有記憶,並開始為了恢復原有世界而大戰,最後是「緋紅女巫」講出「再無變種人」這句話,才結束改寫現實的狀態。
從預告片來看,《汪達與幻視》那些類似情境喜劇的場景,應該就是緋紅女巫改寫現實能力所造成,原先失去摯愛的悲痛,就以失去幻視代替,而非是兩人兒子。
《復仇者聯盟解散》編劇:Brian Michael Bendis、畫家:Jim Cheung 《M議院》編劇:Brian Michael Bendis、畫家:Olivier Coipel
2. 《幻視與緋紅女巫》(The Vision and Scarlet Witch)
這個連載的第一系列是在 1982 年開始發展,最重要的是,揭開「萬磁王」是「緋紅女巫」和「快銀」的父親,直到最近故事才取消這設定。第二系列則是在 1985 年發行,主要使「緋紅女巫」懷孕,讓整體故事以「家庭」為核心。
麥特夏克曼說道《汪達與幻視》這影集的改編核心就是以《幻視與緋紅女巫》在 1985 年的第二系列為主,各位或許會在影集中看到許多相關彩蛋和元素,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先去看連載。
《幻視與緋紅女巫》第一系列編劇:Bill Mantlo、畫家:Rick Leonardi 《幻視與緋紅女巫》第二系列編劇:Steve Englehart、畫家:Richard Howell
3. 《幻視》(The Vision)
在 2015 年發行的迷你連載,描述「幻視」自己創造了一個老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好組成一個家庭,並以美國總統顧問的身分,得以在郊區居住,整體故事探討「家庭」主題之餘,也描述「幻視」一家身為人造人,該如何融入人類群體,以及學習複雜的人性,其中更探討「超級英雄」的身分如何影響家人間的相處。
這系列最重要的關鍵發展,是帶出幻視的女兒「薇薇幻視」 (Viv Vision),這個角色後來成為與驚奇女士、蜘蛛人(邁爾斯)等人一樣的新生代英雄,一同在「冠軍小隊」這個團體奮戰。
《汪達與幻視》中,緋紅女巫和幻視隱藏自身能力,並與一般人相處的情節,就是參考這漫畫。
《幻視》編劇:Tom King、畫家:Gabriel Hernandez Walta
延伸閱讀: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