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健保30年急診超載揭窘態,「薪水公定價」激化醫護不滿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3月07日08:41 • 發布於 03月05日07:47 • 周彥妤

農曆年後,急診超載赤裸揭開醫療現場長期脆弱,「小病跑急診」歪風持續沖垮分級醫療,急診醫護人力告急,護理師低薪出走潮未歇,公立醫院住院醫師也因惡劣勞動環境陷招募困難;然而,官員與醫界高層的「小腦袋說」與「住院醫師薪水公定價說」更激化基層不滿。甫滿30週年的全民健保,須在荊棘叢生中尋找改革出路。

農曆春節過後,呼吸道傳染病增溫,急診室湧入就醫人潮,醫護人力不堪負荷。

台灣急診醫學會22日發文表示,急診雍塞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不解決,恐怕引發醫護大規模離職,籲短期可從提高急診住院比例、增加急診醫護人力因應。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日前在社群平台貼文討論急診壅塞,一名急診醫師留言求助發揮影響力幫忙,林靜儀則回覆:「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個鈕事情就會改變了嗎?」言論一出,引發眾怒。

無獨有偶,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日前指出,最近台大醫院急診住院醫師招募到二、三輪才滿額,建議政府將住院醫師薪資固定在6到8萬元,避免私立醫院搶人。

住院醫師薪水公定價說,醫界公會接連發聲痛斥

這番「公定價說」引爆不滿,連日引發討論。台大醫院企業工會4日偕同住院醫師發表聯合聲明,醫護人才大舉流失絕非一日之寒,而不是埋怨私立醫院爭搶人才,醫院雇主責無旁貸,籲台大醫院正視住院醫師惡劣勞動處境,改善環境待遇不該淪為紙上談兵,確實解決過勞低薪現況,才能真正留才。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指出,台大住院醫師過勞狀況異常嚴峻,細查急診、內科、兒科等主要傳統科別,近年來住院醫師人數均呈現下滑萎縮趨勢;然而,在人力缺口持續擴大之下,一線工作強度及業務內容,卻只增不減,除了有既有科部病人需要治療照看,來自其他院區及新設單位繁重業務,往往也須由住院醫師賣命奔波,進而滿足醫院業務擴張需求,致使住院醫師終日疲憊而不堪負荷。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痛批,在分院支援業務中,加班、熬夜、搬家、趕車、加班的過勞輪迴,將台大住院醫師「壓榨地體無完膚、不成人形」。此外,台大住院醫師每月固定薪僅5萬餘元,外加各種名目獎金才能勉強湊到6至8萬元,月薪待遇不僅遠落後於私立醫院不只一個檔次。依據固定薪為基數所換算得的時薪,甚至只有200餘元,將2025年法定最低工資時薪的190元為對比參照,令人難以直視。

值愈多班時薪愈低,住院醫師時薪僅50至67元?!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表示,更離譜的是值班費及醫療業務處理費,以台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為例,值15小時班只領1000元、值24小時班只領1500元、假日值加護病房14小時班只領700元。換算下來,時薪僅50至67元,形成住院醫師「值愈多班時薪愈低」的荒唐景象。

此外,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也批評,台大醫院作為龍頭不思進取,反倒還想拉著其他醫院向下沉淪,籲台大醫院見賢思齊,確實提升住院醫師待遇,自然能改善招生狀況。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公立醫院進用約聘(聘用)住院醫師,其薪給表及相關待遇均是經上級機關核可後即可施行,相比於榮總及三總等其他公立醫院體系,教育部旗下包含台大在內的住院醫師待遇,卻是長年墊底,北榮更從去年6月起一口氣加月薪6000元,以提高招募及留任誘因。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批評,呼籲婁副院長與其拿公立醫院為推託藉口,不如向教育部好好爭取預算,「早日洗刷台大醫院的慣老闆惡名」。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表示,年輕醫師面對大型醫院高壓低薪的惡劣勞動處境,大可在完成2年PGY訓練後,就轉任診所乃至自行開業,如今就業市場途徑愈發多元,大型醫院吸引力迅速萎縮;若不提高待遇,天真緊抱「光環」自居,只怕加速慘淪歷史灰燼。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批評,醫師勞動權益法制保障,上路近6年仍原地踏步,覆蓋僅及私立醫院住院醫師,反觀公立醫院約聘(聘用)住院醫師、受僱主治醫師均遭摒除在外,多數醫師與醫院所簽合約如同「賣身契」,不僅薪資結構高度黑箱、工作權存續無所保障,包含支援調動、職災補償及退休金等基本權益,更是付之闕如,籲衛福部加快推進《醫療法》醫師勞權專章修法,由制度面保障醫師權益,挽救眼下醫院醫師大舉流失的棘手困境。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直言,要求住院醫師歷經4至6年辛苦值班,投入密集臨床工作的專科醫師訓練,就要拿出更大誘因;若是反其道而行,就是「請鬼拿藥單」。

衛福部研議急診三班護病比,護師公會:緩不濟急

急診壅塞再凸顯護理人力長期不足問題,衛福部長邱泰源3日再上火線舉行記者會,表示將研議「急診3班護病比」,急診護理夜班獎勵比照急性一般病床,健保署也研擬調升住院病床的護理費,預計4年投入100億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表示,夜班費補發給急重症護理師,對留下來的人雖不無小補,但離開前線工作的人早就離開了,作法是緩不濟急,關鍵問題在護理師整體面臨低薪。

至於急診三班護病比不容易訂定,且難以落實。因急診是救急地方,照理不應留置太多人,留觀區不該有太多床位,一旦訂出急診三班護病比,恐導致留觀區病患「可以留久一點」。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在網路節目專訪也表示,近兩個月就有700名護理人員離職,報酬、休假都不到位,讓護理人員像「乞丐」,提高薪資、友善職場,以及不調動科別支援,才能穩定護理人員的心。

衛福部長邱泰源。遠見資料照
衛福部長邱泰源。遠見資料照

衛福部長邱泰源。遠見資料照

藥師不患寡患不均,大醫院藥師人力缺口擴大

除了醫護人力拉警報,醫院藥師醞釀持續出走,也引起關注。衛福部委託國衛院調查藥事人力發展評估計畫,預估台灣2032年藥事人力成長至近4萬人,整體供給略高於需求。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研究推估2023至2032年供需人力差異比,醫學中心將由-6.7%擴大至-13.7%,區域醫院也從-0.4%擴大至-12.4%,且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執業,有離職計畫者達32%、30%,顯示大醫院藥事人力缺口恐再擴大。

根據醫事司統計,去年底藥事人員3萬7391人,其中1萬9994人在社區藥局等藥事機構,比例佔53%最多,其次為1萬7278人在醫療院所執業。

衛福部醫事司認為,國內整體藥師不缺人力,而是人力分配不均,確實觀察到許多藥師從醫院流向社區藥局等機構,會檢討醫院留不住藥師原因;另外,也鼓勵醫院調高薪資待遇,並與社區藥局合作,減少醫院調劑工作量。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3日表示,醫院藥師工作流程須重新設計,目前正在推動臨床藥師,強化病人衛教、藥物諮詢等,都比過去限縮在調劑部分,對個人職涯發展會更好,也會配合藥界建議,研議調整制度。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