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典範銀行家」不一定要在銀行!翻轉支付市場的他們也成為年輕世代的偶像

年輕世代如何定義典範銀行家,正影響著未來 20 至 30 年金融世界的形成。這群從小就生長在有各式數位產品環境的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為現今職場當中的新興生力軍、年輕世代。

他們想要描繪的典範銀行家,與資深前輩及中堅分子描繪的大有出入,比較像是對偶像或英雄般的崇拜,年輕世代自願成為追隨者,與過去定義大不同。因此本篇特別採訪 3 位年輕銀行從業者,有剛入職金融業不久,又或者已從業一段時間,透過 3 位年輕人的分享,藉此窺探與覺察當下年輕世代眼中的典範銀行家。

打破慣性思維與行為,創造銀行家新典範

目前入職銀行業半年,主要負責數金的 8 年級生 Jacy,提起心目中銀行家的典範,也不再拘泥於傳統銀行家,而是最欽佩電商支付巨擘 PayPal 的兩位共同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彼得•提爾(Peter Thiel)。

EeuhDcAUcAA241g
共同創辦 PayPal 的幾名合夥人,脫手 PayPal 後另行創業,都取得極佳成績,被市場稱為「PayPal 黑手黨」(PayPal Mafia)。包括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大數據分析商 Palantir Technologies 主席 Peter Thiel、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美食評論網站 Yelp 創始人 Jeremy Stoppelman。

Jacy 表示, 馬斯克和提爾兩人創設 PayPal 的目的是為了擺脫政府對貨幣的壟斷,並在網購興起的年代提供線上支付服務 ,「這才是真正從消費者角度出發,解決客戶痛點,改變消費行為。」

很多創新,一開始都來自不相信,但終究會顛覆市場。正如 2000 年網際網路興起,或 10 年前智慧型手機出現,都翻轉了人類生活及商業模式,但一開始大家都不相信。現在,不論是人工智慧、新的演算法、行動支付等,都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Jacy 指出,PayPal 迄今仍是歐美各國最廣泛使用的線上支付平台之一,且 PayPal 透過科技技術,解決許多金融及社會發展難題。例如藉由演算法及機器人判斷,解決電商金流詐欺事件發生;同時結合科技與創新,提供強大的服務體驗,創造競爭優勢。

從馬斯克和提爾兩人身上,Jacy 看到了從 0 到 1 創新、逆向思考等特質。 他們打破慣性思維與行為,勇於挑戰未知世界,最終改變金融支付市場,創造銀行家新典範。

有別於資深銀行家對典範的定義,需有社會責任及帶來改變的影響力,年輕世代更看重的是 PayPal 擺脫政府對貨幣壟斷的面向,給人與眾不同的感受,也讓這群年輕人更自願成為追隨者。

除了有影響力,還要有數位力

在銀行業服務已經 9 年的 Emily,談起她心目中的典範銀行家如數家珍,包含國泰世華銀董事長郭明鑑、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曾任臺銀董座及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以及前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管國霖等。

Emily 說,這些人是很好的經營者,對員工、股東、董事會到投資人都有交代,除了誠信正直,這些人也都能端出很好的成績,透過他們的影響力,一步一步改變社會,讓台灣變得更好,這對 Emily 來說,足以堪稱為典範銀行家。

Emily 對於銀行是否有執行 ESG 也表達強烈看法,例如致力社會福利發展,為台灣公益樹立理性捐款,為弱小多元發聲,不只為社會公益貢獻一分心力,這也都會奠定金融產品在普羅大眾心中的優勢印象。

另外,Emily 心中的典範銀行家, 除了誠信正直對社會有影響力,未來還必須具備數位化的能力。 她舉例,像是要克服理專 A 錢或是分行弊案等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客戶數位化,換句話說,服務客戶的理專,可以線上直接下單,不用透過面對面溝通,就可以協助銀行做到維持運作。只要一台手機,就可以線上諮詢,對 Emily 這樣的數位原生世代來說,10 年後根本不需要人與人接觸。

就像新加坡三大銀行之一的華僑銀行(OCBC),其技術團隊規模讓分行變成非傳統實體銀行,客戶走進分行不僅提供全套銀行服務,也融合了生活概念,包括餐飲、傢俱、書籍和藝術等。Emily 說,「這很打中我們年輕人的胃。」高度體驗式的設計,將銀行服務與餐飲、購物和藝術瀏覽相結合。再者,是銀行服務線上和線下的結合,企圖給予銀行客戶不一樣的體驗。

Emily 進一步解釋,以前保險公司需要面對面,像是對簽、對保,但現在完全不用,機關也倡導線上對保。如今在疫情影響下,大家越來越習慣,也更快速熟悉線上作業。Emily 補充,線下服務還會在,或許不會完全消失,但勢必會精簡,或是將效益極大化。 對年輕世代來說,未來新的分行顛覆傳統分行的概念,在門口見不到銀行招牌,吸引人入內的是排列整齊的書籍和咖啡座。 換言之,年輕世代對未來銀行家的期許,不只是誠信正直對社會有影響力,更多是納入轉型概念的「數位典範銀行家」!

態度決定高度,努力超越別人的期待

目前服務於銀行支付業務與數位專案的 Shawn,2016 年自企研所畢業後就投身於銀行業,80 年次的他,剛好夾縫在 7、8 年級生之中。這個世代即使常被資深一輩戲稱「躺平族」,實際上 Shawn 卻十分嚴以律己,原因是他心中典範銀行家管國霖的一席話:「態度決定你的高度,格局決定你的結局,永遠要做超過別人對你的期待。」

Shawn 直言,對他來講,不只是某個銀行家的強烈個人風格足以吸引他們年輕一代,在同溫層中,新聞媒體上出現與 ESG、永續相關話題有關的銀行,都屬於典範銀行家所作所為,令他最深刻的就是台北富邦銀行、星展銀行,以及國泰世華銀行,例如消費者信用卡的刷卡回饋,銀行會多付一筆錢投入在種植綠樹或是保護環境上,為永續盡一分心力都算。

另外,像是有一些銀行直接經營籃球隊、羽球隊也是。銀行贊助運動相關球隊,對年輕人來說,在內心評價以及品牌分數上都很有吸引力,如富邦勇士籃球隊就很吸引年輕人的眼球。Shawn 提到,球隊所衍生的相關就業機會,例如醫護及周邊經濟等,也算是釋出就業機會,對社會公益也有助益。

反問年輕銀行工作者 Shawn,進入金融業 6 年至今給自己打多少分?他認為自己不是天生聰明或是開外掛的人,但他有自己的步調,期望未來能力強大後,可以幫助社會上的弱勢族群,如身心障礙者、經濟面臨困境者、外籍移工等較為弱勢的金融消費者,畢竟在日常生活中,這群人可能比其他一般民眾面臨更多困難,Shawn 期許自己致力於營造更具包容性的金融友善環境,透過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可以讓這群人過得更好。

本文轉載自《台灣銀行家

延伸閱讀

不讓金融新創專美於前!老銀行力拚數位創新,靠 FinTech 展現新面貌
年輕人的金融觀跟你想的不一樣!從 Dcard 社群看 Z 世代金融面貌
具高度財務憂患意識、99% 都使用網銀!Z 世代金融生活圖鑑一文剖析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