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缺蛋 3 大困惑,臺大農經助理教授來解答

換日線

更新於 2023年03月27日02:37 • 發布於 2023年03月13日10:06 • 陳暐/一個貓奴的經濟學筆記
缺蛋 3 大困惑,臺大農經助理教授來解答
缺蛋 3 大困惑,臺大農經助理教授來解答

昨天下午看家裡的蛋量,煮完晚餐就要用完了,於是跑去好市多想要補點蛋。我雖然知道最近很缺蛋,但是猜想好市多的蛋比較貴,且一次要購買的量比較大,再者,我上次去還看到一些蛋在架上,大家也沒有搶購,因此決定碰碰運氣,說不定還是可能有蛋可買。

然而,當我走到平常放蛋的冷藏櫃前,我只看到從其他櫃挪來的牛奶、溫泉蛋還有茶碗蒸。我才驚覺,我也缺蛋了……

以下將針對缺蛋議題,從許多讀者感到疑惑的 3 大問題切入,以經濟學的角度觀察與說明。

一、供不應求,漲價能解決嗎?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缺蛋」是指雞蛋供給量小於需求量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供不應求。如果學過一點基礎經濟學的話,第一個反應或許是:「那就漲價就好啦!」然而,這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這是因為,價格上漲的效果取決於雞蛋的「需求彈性」。需求彈性高的話,價格只要上漲一點,消費者就會馬上轉向消費其他替代品(牛奶、溫泉蛋、茶碗蒸),這樣一來,雞蛋的需求量就低了;反之,需求彈性低的話,價格上漲時消費者無法消費其他替代品,只能乖乖付錢,需求量不會變動,那依然會供不應求。

那麼雞蛋的需求彈性是多少呢?我找不到臺灣的相關數據,但 Bakhtavoryan et al.(2021)的研究發現,美國「傳統雞蛋」(在其定義裡指的是排除 Omega-3 機能蛋、有機蛋與非籠養雞蛋的蛋)的需求彈性,根據不同估計方法,大概在 -0.23 到 -0.18 之間。也就是說,當價格上升10%,雞蛋的需求量只會降低1.8% 2.3% 左右,這在各種商品中,是數一數二低的彈性,意即我們對雞蛋的需求是很沒有彈性的。

根據農委會評估,臺灣一天雞蛋需求量約 2,300 到 2,400 萬顆,不足 60 到 160 萬顆,所以假設我們以最嚴重的缺蛋百分比來看,我們一天缺了大概 6.9%(=160/2400),因此雞蛋的價格還要上升 30% 才能讓缺口消失,而且這還是非常保守的估計。

之所以說這是「非常保守的估計」,包含兩個因素:首先,前述說的價格彈性數字,是對均衡的交易價格的一個「局部估計」,所以當價格變動小(比如 1% 到 2%),這個估計會很準;但當價格要上升30% 時,很可能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合理的推估是價錢還要進一步攀升才能達到效果。再者,雞蛋雖然會腐壞,但還是可以放一陣子的,很多人看到價格上升還有缺蛋的新聞,會不顧價格高昂而搶蛋、囤貨,這會讓需求量反倒上升,進一步惡化供不應求的情況。

二、為什麼還有人買得到蛋?

在了解缺蛋的明確定義,以及需求彈性為何很重要後,接下來要進一步分析為何前些日子網路上還會有種聲音說:「沒有缺蛋,明明還買得到很多蛋,一切都是認知作戰」。除了可能是因為這種聲音本身才是認知作戰外,其實也有合理的解釋。

首先,我上面提到雞蛋時,講的情境比較偏向全臺灣的雞蛋只有一個市場、只有一種蛋,但事實上,即使我們只考慮前述提到的「傳統雞蛋」,雞蛋也是有很多不同價位的產品,這些不同價位的雞蛋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本來就不是在「同一個市場」上交易,因為他們的買方跟賣方不是完全一樣的一群人。

再者,同樣的邏輯,不同地區的雞蛋也不是在「同一個市場」上交易的。所以,那些喊著沒有缺蛋的人,可能是因為他平常買蛋的那個市場還沒有缺蛋;但隨著時間過去,臺灣整體缺蛋的狀況若持續,在已缺蛋市場的買方開始去別的市場買蛋,就會進一步把缺蛋的問題擴散到了其他市場。

舉例來說,我本來就習慣在好市多買蛋,因為我覺得這裡的蛋雖然比較貴一點,但品質蠻好的,而在昨天發現好市多買不到蛋之前,我也沒有實際遇到「買不到蛋」的問題,但缺蛋絕對不是昨天才開始的。

三、如何解決缺蛋困境?

面對「缺蛋」現象,我們也可以想辦法解決問題。例如農委會主委前些日子就宣布要從澳洲進口 500 萬顆雞蛋,又說鼓勵大家改吃鴨蛋,這剛好對應到兩個面向的解決方法:前者是從供給面下手,後者則是需求面。

但從前文的雞蛋需求彈性說明可以知道,從需求面要改善這件事情,大概是很困難的,說更白話一點就是:大家對蛋的需求很難被取代,即使知道蛋白質有其他攝取途徑,但很多人吃早餐時就是想加顆蛋,或吃自助餐時就是想拿顆滷蛋、煎蛋。

那麼從供給面解決呢?進口是一個好方法嗎?進口畢竟只能解燃眉之急,以臺灣缺蛋的數量來看,就算是用每天缺 60 萬顆計算,500 萬顆也只能撐不到 10 天。說到底,要讓供給增加還是得從臺灣自己的蛋農來著手。

比如這陣子媒體報導多指出,臺灣的蛋農養雞環境不佳,而農委會的做法是用補貼設備的方式,希望能提升蛋農的養雞環境。然而,我覺得這大概是不夠的。從蛋農的角度來看,儘管挹注資金提升養雞環境,可能會增加一到兩成的蛋產量,但以蛋的產地收購價來看,這增加的收入要很久才能彌補他的設備投入。從商業決策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很有風險的做法。

因此,個人認為農委會的努力目標,應該是讓蛋農覺得這樣的設備投入能夠很快回收成本。例如,對於願意改善設備的蛋農,他們可以享受完全不同的收購價格;或是獎勵蛋農從事生產高級蛋類(例如有機蛋、非籠養雞蛋等),以提高蛋農的收入和市場的多樣性,讓消費者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缺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經濟問題,這次的事件讓我們看到了這類問題的重要性。雖然平時大家覺得農業的產值相對低,好像不是很重要,但畢竟農業與我們每天必定要吃的食物息息相關,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面向。大學申請的時候又到了,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學生,不妨來台大農經系就讀吧!

【延伸閱讀】

●日本旅遊好便宜?蛋價比台灣低?──在當地看「食品物價」飛漲的真相
●愛吃蛋的日本也鬧「雞蛋荒」?價格創 37 年來新高,雞蛋拌飯、溏心蛋、蛋包飯該怎辦?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3

  • Flower
    代表政府只會選舉,其他都不會活了大半輩子第一次遇到缺蛋,家裡已經半個月買不到蛋了
    2023年03月14日00:51
  • 王小玉
    若說明【陳吉仲】 是來自【台灣大學——農經系】, 且還是留洋【農經博士】, 你覺得【台大——農經系】 【還能繼續】開班授課❓😂🤣😂
    2023年03月13日10:39
  • 鬍鬚
    吱吱滾出台灣! 台灣就好得很!
    2023年03月13日11:29
  • Jim Wu
    武漢肺炎 剛結束 就發生禽流感跟非洲豬瘟 巧合嗎? 世界衛生組織真的有在做事嗎?
    2023年03月14日04:31
  • Imo
    應該找經濟學教授吧! 在不需要增產的情況下, 飢餓行銷就可以讓價格上揚利潤增加, 這時還需要管缺蛋的實際情況嗎? 蛋商是商人不是公家機關, 賺錢是首要, 餵飽市場並不需要。
    2023年03月14日00:0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