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更津位於東京灣的東側,房總半島的中部,與橫濱市遙遙相對,是千葉縣境內相當重要的都市之一。然而因為相隔東京灣,因此過去要從東京走陸路前往木更津,得要繞過大半個東京灣,交通不便所以常被戲稱為田舍(日文的鄉下地方)。
作為東京的衛星城市,長期以來,東京人一直以為木更津就是工廠很多,外加倉庫很多,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自然也就沒打算來這裡觀光了。之所以木更津會有這麼多工廠,是因為 1950 年代的經濟高度成長期,作為東京外圍的京葉工業地帶,造就了許多工業團地,加上地價便宜,因此許多物流業者,也在此興建倉庫。
過去要從東京走陸路前往木更津,得要繞過大半個東京灣,在東京灣時時可見大量的船隻,非常可觀。(攝影:陳威臣)
然而泡沫經濟崩潰之後,當地的經濟便陷入低迷的狀態,直到今日。1997 年東京灣跨海道路完工通車,這讓木更津有了一線生機。當地期望道路的完工,得以讓東京前往木更津的通勤時間,由原本的兩小時,縮短到半小時以內,只不過通車初期的通行費,根本高的嚇人。
不過歷經多年的爭取,目前的通行費使用 ETC 時,單程僅需 800 日圓,僅有原本的1/4。加上永旺集團與三井集團,相中木更津當地廉價的土地,因此在此興建 OUTLET,也吸引了不少觀光客,這讓木更津由原本的工業都市,逐漸轉型為觀光都市。
雖然搭車即可抵達海之螢休息站,不過從海上觀看的感覺非常有趣。(攝影:陳威臣)
而木更津市方面,也思考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發展出與周邊都市有所不同的策略,能夠吸引特殊族群多多利用木更津,也期望帶來人潮,那就是木更津所面對的東京灣了。
由於木更津的地理位置,正好在房總半島的中央,因此自古以來,即是當地相當重要的港口,海運十分發達,而且對岸就是東京與橫濱,走海路比陸路更方便。即便是現在已有東京灣跨海道路,但妥善利用海洋資源,吸引不同的族群,的確是可以開拓新的商機。
離開木更津港後,即可看到對岸的橫濱港未來地區,事實上從木更津駕船,僅需 40 分鐘即可抵達橫濱。(攝影:陳威臣)
1980 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正夯,有錢有閒的中產階級,開始學著歐美的富裕階層,買遊艇開遊艇。當時木更津相中遊艇發展,不但興建遊艇碼頭,更與山葉公司合作,提供船舶駕照的訓練與考照服務。
目前要考取一級小型船舶駕駛資格,只需花費日幣11萬至14萬圓左右(台幣3萬到4萬元),可行駛 20 噸以下的船隻。至於二級小型船舶的資格,則是9萬到12萬日圓(但僅能行駛離岸5海里以內的水域),在日本比起考取汽車駕駛執照,還更便宜實惠。
木更津設有訓練場與考場,可以進行船舶資格測驗。(攝影:陳威臣)
擁有船舶資格,就可以在木更津租船,暢遊東京灣,山葉還提供木更津及橫濱港兩地的船舶泊位服務,就是只要事先預約,就可以在木更津租用船隻,然後開往橫濱的貴賓泊位停靠,在橫濱進行觀光、用餐等,再將船隻開回木更津。結果有不少年輕的上班族,為了把妹所以跑來木更津租船耍浪漫。
最近木更津市政府與當地的山葉公司,為了活用船隻,因此從今年開始,推出了東京灣遊港活動。採用預約制,一天共四趟行程,分為短程(1小時)與長程(2小時)兩種,價格分別為 2700 元與 5400 元。
木更津也有提供包船的服務,圖為採訪當日,擔任駕駛的小林先生。(攝影:陳威臣)
這個行程,是從木更津港出發,山葉公司會派遣專業的駕駛隨同,最遠行駛至東京灣知名的風之塔(東京灣跨海道路隧道的通風口),遊客可在船上看到風之塔、海之螢休息站、以及準備架落羽田機場的客機。
雖然這些景點在羽田機場或是行駛東京灣跨海道路時都會看到,不過從另外的角度來看,氣氛還是完全不同。尤其是風之塔,能夠如此的靠近,還是相當特別。
要同時看到風之塔、東京晴空塔與恐龍橋,只有搭乘海上遊覽船才能目睹。(攝影:陳威臣)
此外,木更津當地也能夠包船,由專業駕駛載著大家出海遊樂。甚至於有航空迷,包船前往羽田機場的外海,拍攝與眾不同的角度。因此有機會倒是值得來一趟木更津海上之旅,體驗與眾不同的海上風光吧!
※作者為本報駐日特約記者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旅遊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旅遊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生活記者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施縈縈 yinyin@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