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灣市值型ETF市場熱度不減,0050(元大台灣50)宣布拆股、經管費調降,促使競爭加劇。富邦投信006208面臨壓力,可能跟進調整。聯邦投信則發行009804台灣精彩50ETF,進一步擴大市場選擇。加上台灣50指數成分股調整,市場資金流向值得關注。本文解析最新發展與投資策略。
台股ETF龍頭0050(元大台灣50)繼2月17日宣布「1拆5」後,計畫於4月24日召開受益人分割會議,若通過,投資門檻將大幅降低,每張入手價將降至4萬元以下。此舉無疑對追蹤相同指數的006208(富邦台50)形成壓力,促使市場競爭升溫。
富邦投信隨即回應,表示將積極研議應對策略,不排除跟進拆股與調降經管費,惟具體方案尚待確認。
009804台灣精彩50ETF登場,市場競爭進一步升溫
聯邦投信於3月10日推出009804台灣精彩50ETF,主打「第三檔0050」,同樣追蹤台灣市值前50大企業,並具備以下三大特色:
1. 單一個股權重上限30%,降低個股集中風險,與市場上已發行的兩檔台灣50ETF有所區隔。
2. 收益平準金機制,穩定配息公平性。
3. 配息月份為4月、7月,與0050、006208錯開,吸引尋求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人。
009804ETF經理人周彥名指出,歷史數據顯示台股長期向上,若以每月投資1萬元、年報酬率9%計算,25年後資產可累積至千萬元,年輕族群若每月投入3000元,40年亦可達相同效果,顯示長期投資市值型ETF的潛力。
長期投資V.S.當沖,專家點出核心關鍵
針對市場熱議的短線交易風氣,政大商學院副院長、著有《長期買進》暢銷書的周冠男直言:「當沖客99%是賠錢的。」他指出,台灣當沖交易量占台股成交比重高達30%至40%,但短線交易的不確定性極高,投資人應聚焦於長期投資。
他以巴菲特「滾雪球效應」為例,強調時間是投資勝負的關鍵,並建議透過指數型ETF布局長期成長機會。
高股息ETF近年來備受關注,但周冠男提醒,投資不應只關注配息,而是應衡量「總報酬」。若投資人只領息、不再投入,恐僅能享有單利效果,長期報酬恐受限。此外,高所得族群領息還需支付補充保費,未必符合最佳投資效益。他表示:「不拿息,自己賣就好,不用等人家配給你。」
回到市值型ETF,市場上陸續出現後起之秀,而0050、006208也紛紛醞釀分拆,讓入手門檻更低,他則是樂觀看待,表示當市場選擇變多、規模壯大後,對投資人是有利的。
由於台灣高科技產業相當集中,亦有地緣政治風險,他也表示國外指數型ETF如SPY、VT也是好選擇,此外適當的配置低波動債券,可反向避險,亦可作為彈性運用的「救命錢」,總之,千萬不要輕易賣股票。
另一位著有《阿甘投資法》的財經作家,具備美國專業財務規劃師兼基金經理人資歷的闕又上也指出,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推薦VT,代表被動投資是長期的好選擇。
他表示,就連基金經理人也不是總贏,也會決策失誤,長期而言市值型如0050也打敗0056,因為具備成長性,也反映在績效,長期差距是數倍之多。
《長期買進:財金教授周冠男的42堂自制力投資課》,作者:周冠男,天下文化出版
台灣50指數成分股調整,資金流向值得關注
2025年第一季台灣50指數成分股變動結果出爐,萬海(2615)新納入,台化(1326)遭剔除,相關調整將於3月21日交易結束後生效。
台灣50指數涵蓋全台市值前50大企業,目前權重最高前五大個股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鴻海(2317)、台達電(2308)及富邦金(2881)。
根據口袋證券的「口袋台股」數據顯示,50指數成分股狀況如下:
● 月營收創歷史新高:4家
● 月營收連3月成長:11家
● 本益比低於20倍:27家
● 月營收連3月衰退:6家
口袋證券指出,投資人可關注成分股變動對市場資金流向的影響,並依據自身投資目標,選擇適合的ETF策略。
市值型ETF競爭白熱化,投資人如何布局?
隨著0050拆股、006208可能跟進、009804新勢力加入,市值型ETF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投資人選擇更多元,投資門檻亦大幅降低。
綜合專家建議,勿過度交易,長期投資市值型ETF仍為長期投資的穩健策略,並可適度配置低波動債券,以分散市場風險,提升資產穩定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