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產業的產值,在5年內將上看兆元,引來多家台廠爭相搶食市場大餅,政府更將無人機產業置於發展核心,全力助推台廠搶攻國際市場。不過無人機因具軍民兩用性質,要出海就必須跨越現實的「政治障礙」因素,而擺在台廠眼前的3條路,到底哪條是成功機率較高的路徑?
2030年,無人機市場規模將上看兆元!為了爭搶這塊大餅,多家台廠磨刀霍霍,甚至還組團參加首屆歐洲無人載具產業鏈展,動作頻頻。不過,由於無人機具軍民兩用性質,台廠拚出海的同時,必須跨越台灣「特殊國際地位」帶來的政治障礙,才有機會透過出口壯大產業。
無人機第一條路:直接出口
目前多家台廠搶攻國際市場的方式,是直接出口自家產品,去年底行政院帶團參訪亞創中心時,多家台廠就紛紛介紹自己的實績。例如富蘭登科技就指出,自家的垂直起降定翼型無人機UA50V就已經賣到海外市場,田屋科技的小型旋翼機也拿到印度、韓國、澳洲,及東南亞客戶的訂單。
問題是這些「直接出口」的海外訂單,量都不大,只倚賴這條路,勢必難以壯大台灣的無人機產業。一家台廠私下直白坦言,若大力宣傳產品是「MIT」,作為搶攻海外市場的亮點,「老共馬上就來施壓,」顯示背後的政治障礙不容小覷。
曾在美國國防部工作27年的台灣前雷神總經理胡振東就透露,他曾參訪過幾間台廠,「他們的產品說實話是非常棒」,也有直接出口到海外的實績,但數量不多,顯示市場受限,「一、兩家公司只賣幾架無人機出去,這不是產業的長期發展策略。」
由於無人機產業具有軍民兩用的性質,要邁向海外市場,就不能用純民用市場角度思考,須輔以軍用產業的發展邏輯進行驗證。胡振東指出,軍工產業要能發展,背後有三個關鍵因素:國家必須准許、廠商要有能力、要有足夠的市場。前兩項台灣沒問題,但在市場方面,台灣有不少的挑戰需要突破。
首先是台灣市場規模不夠,基本上只有公部門的採購案,要發展就必須要走向海外,而這就會觸及到現實的「政治障礙」問題。他指出,其實台灣製造的飛彈、無人機等軍工產品,品質相當優秀,但當產業面臨市場不夠、賣不出去,量產數量就會受限,這又近一步拉高價格、降低產品競爭力,導致政府部門算一算後,認為不如向外採購,整體陷入負面循環。
也因為台灣軍工產業要走向海外市場,勢必會面臨政治障礙,因此台灣也不能學習隔壁的韓國經驗。胡振東說,品質好、價格合理,是近年韓國的國防工業爬升速度飛快的原因,但若台灣造出了比韓國貨品質更好、價格更合理的產品,就能賣得出去嗎?他持悲觀看待,建議台灣發展自己的軍工產業,「不要將焦點放在一個產品上。(don't focus on an item )」
嘉義的亞創中心是台灣政府積極推動無人機產業的成果之一。亞創中心提供
無人機第二條路:代工
若不走產品直接出口這條路,台灣無人機產業要搶攻海外,還有兩條路可選:一是走代工。二是化整為零,整廠輸出後賣關鍵零組件。
其中代工方面,目前看來是台美合作的重點項目。去年美國商務部主導的26家美商訪台,討論台美雙方在無人機產業的合作方式,傳出除希望台廠替美商代工生產零附件外,也討論由美商「貼牌」代銷台製無人機,其中美商對中科院的「劍翔」反輻射無人機展現高度興趣,劍翔貼牌一事因此不脛而走。
國防學者看好相關事態的發展,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沒有國際銷售的能力,是台灣發展軍工產業的一大致命傷,若美商有意願幫台製產品「貼牌」,一來可以增加自身產能,提高產品競爭力,二來也增加產品的曝光機會,最重要是可藉此了解國際規格與需求,不斷改善自家產品,「劍翔貼牌,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不過也有無人機業者擔憂,「劍翔貼牌」等於是台灣將無人機的know-how全部給美方,並讓台灣專做代工。而走代工,雖然可讓整體產值快速衝高,但利潤卻不高,並非台灣發展無人機產業最好的一條路。
2019台北國防展展出的劍翔無人機。wikimedia commons by Kenchen945
無人機第三條路:化整為零整廠輸出
智飛科技副總傅孟杰指出,台灣無人機產業要搶攻海外市場,化整為零的整廠輸出模式,或許是比較好的一條路。他指出,台廠可跟他國合作,協助對方滿足自身的「國防自主」需求,將組裝、維修的能力技轉出去,自己則賣技術門檻高的關鍵零組件,這樣既省下建廠、人力成本,利潤又高,可達成多贏局面。雖然走這條路,就不像產品直接出口一樣有「自己的品牌」,但對台廠來說,能否「務實」走出去,相較「務虛」更加重要。
而無論是代工或化整為零,兩者走的都是將焦點轉向到特定的關鍵零組件上,胡振東認為,若能如此,台灣發展軍工產業的成功機會,都將大上許多。因為這些零組件,不但台灣需要,其他國家也需要,更能繞過「政治障礙」擴展海外市場,這樣對台灣軍工產業的第三項制約因素,就能迎刃而解。
以無人機的關鍵零組件電池來說,他透露,台灣這方面的技術相當優秀,自己過去就曾帶美軍參訪過。而除電池外,馬達、複合材料等硬體,台灣製造實力強大,因此保有相當的實力;特別是未來的無人機產品,將更聚焦在AI、數據安全、控制系統等軟件部分,這方面台灣由於晶片、ICT處於產業的關鍵地位,更具有發展優勢,若能繞過政治障礙,壯大不成問題。
無人機產業要走向海外,產品直接出口、代工、化整為零賣零組件這三條路徑,各有優缺點。5年期間,眾台廠如何搶食這產值上看兆元的產業,也是外界觀察台灣下座護國神山能否順利成形的關鍵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