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後,很多人都說是甜蜜的負擔,對印尼慈濟志工黃麗君來說,更是。兒子生來是唐氏症,讓她跟丈夫、婆婆的關係,都出現裂痕,雖然生活得很辛苦,但她也在這過程中,學會改變。
去醫院當志工,孩子也黏在身邊,印尼這位黃麗君,62歲的她卻有個永遠長不大的兒子。
慈濟志工 黃麗君:「我家的老二出生於2004年,他一出生,醫生確診他有唐氏症,這確實很難接受,其實當年懷孕他時,我已經40歲了。」
「你跟叔叔在這,我先上樓關懷病人。」
牛脾氣上來、關上耳朵,好話也不聽。因為「特殊」,孩子的個性陰晴不定。黃麗君總是消耗大量時間,跟成年的兒子鬥法,漸漸地,光陰磨平了她的稜角。
慈濟志工 黃麗君:「常常叫他吃飯,但他都不願意吃,只是沉默不語,我們就必須去了解他想要什麼,因此我們學會了耐心,觀察他真正的需求。」
「你要吃蛋糕嗎,要喝茶嗎。」
看似和諧的畫面,箇中委屈,其實都被她吞進肚裡,畢竟孩子這樣,多數母親都會覺得難辭其咎,不過她也知道,現實不會為任何人改變。
做志工起,她離開了熟悉的圈子,走進貧困角落,助人、讓她發掘生命價值,也幫她直球面對上天降下的魔考。
慈濟志工 黃麗君:「參加慈善活動,心中並沒有真正的慈悲感,只是嘴巴和腦中說說而已,但當我們親自投入慈善時,慈悲之心從內心湧現。」
就像回到出廠設定,思想重新置換。人生一瞬,成天活在悔恨裡,那太浪費了,曾經折磨她、拷問她的問號,如今所有答案,了然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