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會員,乃是消費者因認同品牌理念或喜愛產品而成為品牌的忠實客戶,這些人通常願意持續回購支持品牌,貢獻度高於一般過路客,甚至願意主動推廣,達到口碑行銷,增加好聲譽,這也難怪現在各個大小品牌都積極經營會員制度。
仰賴店員宣導招募會員
以線下通路舉例來說,在消費者踏入門店的那一刻,不管是促銷優惠,或是會員招募,各項資訊鋪天蓋地迎面而來,特別是在結帳流程,店員若以會員價或會員紅利為誘因推廣,是轉化消費者成為會員的一大助力。不過仰賴結帳時招募轉化,恐使結帳進度延宕,如果是請店員導購時向消費者招募,不僅在少子化大缺工的大環境之下,是人力浪費的一種表現,資訊轟炸也可能降低消費者逗留門市時間,打消購物念頭。
萬能店員 KIOSK 再進化,人機互動擴增應用
在人力成本日益提高的零售業而言,適度運用科技才能節省人力,提升工作效率,甚至能為消費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消費體驗,傳統多是消費者利用 KIOSK(互動式資訊服務站)單向提供資訊索引服務,不過隨著科技日新月異,KIOSK 不斷進化,逐漸發展為雙向互動交流,如同超級店員一般服務,藉由 KIOSK 的協助,能縮短挖掘商機的時間,如此一來能加速消費者的購物旅程,幫助線下通路節約人力,智能服務也能幫助消費者盡快獲得需求滿足,提升消費體驗滿意度。
新型態的 KIOSK 運用技術為用戶實現多媒體服務,全台覆蓋率最高的 KIOSK 莫過於是消費者最為熟悉的 7-11 的 ibon 便利生活站,人機雙向互動,服務更多元。其實不只在便利商店,在連鎖速食業者、機場、飯店、公共場所都屬於 KIOSK 應用範疇內,讓消費者不只能查找資訊,還可以更進一步延伸多元服務。
數據紅利價值,會員輪廓全掌握
KIOSK 光是票券預售類別就包含了下單購買、付款繳費﹑取票、下載數位音樂等功能,甚至可以執行會員註冊、儲值,依照消費者需求提供商品資訊,進一步提供商品折扣券,就能提升用戶消費動機。消費者進入線下門市時,可利用 KIOSK 引導步驟,查詢產品到完成自助購買,一次就能完成消費旅程,不僅優化消費者購物體驗以外,還能提升門市服務效率,一舉兩得。
好處不只這些,KIOSK 對於增益引流與客群分析,還能提供業者更精確協助。會員透過 KIOSK 進行的操作形成的會員足跡,正是如今數據紅利時代的金礦山。業者透過分析後台數據獲得大量會員資料,輕鬆邁向精準行銷,推出個人化銷售,精準找到產品的潛在購買人群,降低過往發散的營銷資源力量,集中火力瞄準目標,使交易獲得成交,更能吻合消費者需求,留住現有消費者,轉化成為忠實會員。
AI 智能應用夯,自助服務成趨勢
調查指出,近年來消費者買東西講求方便快速,不想要有太多人際互動,加上疫情影響等因素,自助購物會更加蓬勃發展。隨著人臉辨識技術成熟,亦可應用在 KIOSK 上,實現用戶刷臉就能快速辨識會員身分,不僅省去輸入資料的繁瑣,還能推薦個人化商品,甚至可以結合 AI 科技,消費者只要走到 KIOSK 前,透過 AI 語音/語意辨識操作,就能理解消費者需求並提供個人化購物服務。
KIOSK 也是後疫情時代達成零接觸商機的重要布局,儘管疫情終有平息的時候,疫情帶來的生活型態變革不會跟著結束,甚至邁入「遠距常態」新紀元。數位趨勢不可逆,自助服務將帶來更有效率的服務,在一定人力配置下,搭配 KIOSK 可以省時省力,仍保有真人互動的溫度,滿足消費者期待與需求,就是幫助店家營收持續成長的最佳途徑!
本文轉載自本文轉載自《就享知》流通全視界頻道
延伸閱讀
門店科技百花齊放!一圖盤點台灣零售業者們的導入現況
買排骨飯請操作KIOSK!台灣連鎖餐飲店「梁社漢」為何大膽擁抱電子支付?
超商 3.0 時代,萊爾富針對 OMO 展開新布局!數據觸角伸進悟饕、漢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