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資訊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最新發布的《短期能源展望》(Short-Term Energy Outlook, STEO)報告顯示,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與加密貨幣挖礦活動持續擴張,正推動美國電力消耗量屢創新高。
根據EIA數據,美國電力需求將從2024年創下的歷史紀錄4097億千瓦小時(kWh),大幅攀升至2025年的4193億千瓦小時,漲幅達2.3%。預測顯示,2026年電力消耗量將進一步增長至4283億千瓦小時,較2024年基準年增加4.5%。
發電結構面臨重大調整
數據中心成為電力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隨著ChatGPT、Claude等大型語言模型的普及應用,以及企業加速數位轉型,美國境內數據中心數量急劇增加。這些設施不僅需要大量電力維持伺服器運作,更需要持續供電以維持冷卻系統運轉。
除了數據中心外,EIA報告指出,美國家庭與企業在供暖系統電氣化、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工業製程電氣化等方面的電力需求也呈現顯著成長趨勢。
面對電力需求激增,美國發電結構正經歷重大轉變。EIA預測,天然氣在美國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將從2024年的42%下降至2025年和2026年的40%。這一變化反映出美國能源政策朝向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煤炭發電的占比預計在2025年維持16%,與2024年持平,但將在2026年小幅下滑至15%。這一下降主要歸因於可再生能源發電產能的持續擴張。
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從2024年的23%穩步上升至2025年的25%,並在2026年達到27%。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是推動這一增長的主要力量,美國多個州政府持續投資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廠和離岸風力發電設施。
核能發電占比預計在2025年維持19%,與2024年相同,但將在2026年略降至18%。這一變化反映出美國現有核電廠逐漸老化,而新建核電廠的建設進度相對緩慢。
政策制定者提出「全員動起來」策略
面對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挑戰,Price Futures Group資深市場分析師兼FOX Business撰稿人菲爾.弗林(Phil Flynn)表示,美國需要採取「全員動起來」(all-hands-on-deck)的綜合能源策略。
弗林對川普政府的能源政策表示肯定,指出政府「已經盡一切努力利用各種能源來滿足這些挑戰所需的電力需求」。川普政府上任後,簽署了促進美國煤炭生產的行政命令,同時致力於簡化先進核反應爐技術的部署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已將人工智慧數據中心指定為關鍵國防基礎設施,這一決定凸顯了AI技術在國家安全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為相關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政策支持。
弗林批評前任拜登政府的能源政策,認為在拜登擔任總統的4年期間,美國「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他指出,拜登政府過度專注於氣候變遷議題,「沒有多考慮這對現實世界經濟和國家安全的影響」。
針對如何有效應對電力需求激增的挑戰,弗林強調沒有單一的萬能解決方案。「最適合且最能滿足這一需求的電力來源,取決於你所在的美國地區以及你想達成的目標」,弗林表示。
弗林強調天然氣在美國能源轉型中的重要作用。「天然氣顯然是推動這一切的燃料之一」,他指出天然氣發電具有調峰能力強、建設成本相對較低等優勢,能夠為間歇性可再生能源提供有效補充。
伊利諾州和賓州致力延長現有核電廠服役期限
另外,弗林還認為核能是值得重點發展的選項,特別是模組化小型核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 SMRs)技術。這種新一代核電技術具有建設週期短、安全性高、可靈活部署等優勢,被視為滿足數據中心等大型電力用戶需求的理想選擇。
美國各州政府正根據本地資源稟賦制定差異化的能源發展策略。德州持續擴大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產能,加州積極推動電池儲能技術應用,而核電資源豐富的伊利諾州和賓夕法尼亞州則致力於延長現有核電廠的服役期限。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持續演進,專家預測2026年後美國電力消耗量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這將對美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制定帶來長期挑戰。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台灣缺電危機嚇跑外資?陳冲喊話「要核能」:這種能源結構誰要來
‧風評:臉書大買核電,賴政府看到嗎?(推薦閱讀)「非核家園」神主牌鬆動?民調專家分析賴清德兩難困境:這族群挺核電延役
‧ 美國核能復興》Meta向伊利諾州買核能:這間核電廠未來20年發電我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