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台灣人羨慕嗎?韓國新總統推「週休2.5日」,8成上班族「減薪換假也願意」

風傳媒

更新於 06月18日08:57 • 發布於 06月18日08:57 • 李靖棠
南韓股市員工緊盯市場即時變化。(美聯社)
南韓股市員工緊盯市場即時變化。(美聯社)

南韓新上任總統李在明(Lee Jae Myung)在競選期間,最受矚目的政見之一、就是要推行「每週4.5天」的工作制,這一個制度設計,對於長期處在高張力和壓力的韓國員工而言,絕對是一個重要改革。但考量到南韓大財閥的經濟體制,要想推行看似對勞方更有利的政策,接下來李在明政府恐怕將面臨不小挑戰。

一週上班4.5天,簡單來說就在現有週休二日基礎上,讓勞工多放半天假期,使他們能在星期五提早下班,獲得更多彈性時間。

韓國媒體引述一名現年39歲、在首爾(Seoul)工作的上班族金智恩(Kim Ji-eun,音譯)說法,「我無法形容、我有多希望這件事能成真!我每週五下班時都筋疲力盡,根本沒有足夠時間休息,更別說享受生活或照顧孩子。如果能多出半天的時間,我想就足以找到生活的平衡點。」金智恩的看法,在當地民調也獲得共鳴,根據商務社群Remember近期針對超過1.1萬名員工進行的調查,7成受訪者表示、他們偏好每週四天工作制。另一份由求職平台Saramin進行的調查也顯示,高達86.7%受訪者希望四天工作制,其中超過6成,更表達即使薪水較低、他們也寧願選擇較短工時。

Workers cheer shorter week, but employers warn of hidden costshttps://t.co/BzMfDXgARK

— The Korea Herald 코리아헤럴드 (@TheKoreaHerald)June 17, 2025

現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雖然從數據上,長期以高強度工時文化著稱的南韓,根據2022年統計,南韓勞工平均一年工時多達1901小時,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平均值多出149小時。但同時該國勞動市場卻也存在僵化盲點,相關法律對於正職員工給予諸多保障,讓企業難以解雇員工,形成穩定正職與不穩定非正職工作之間,存在巨大落差鴻溝。
實際上,南韓的勞動生產力(labor productivity)也偏低,根據勞動研究院(Korea Labor Institute)2023年資料,OECD內38個會員國中,南韓排名第33、時薪生產力僅為44.4美元(約1314元),只等於美國(77.9美元)的57%、德國的65%。企業界高層擔憂,若未能大幅提升生產力,貿然「縮短工時」只會加重負擔。

勞資雙方立場高度分歧

南韓最大勞工組織「韓國勞總」(Federation of Korean Trade Unions)則力挺新政府,多次公開呼籲儘速推動四天工作制。在勞團眼中,南韓境內仍有17%比例的勞工,每週工時超過48小時,是歐盟(EU)7.3%平均值的兩倍以上,「國內工時過長,應該被列為重大國家議題。」

2025年4月23日,在首爾清溪川畔休息的南韓民眾。(美聯社)
2025年4月23日,在首爾清溪川畔休息的南韓民眾。(美聯社)

韓國勞總還引用冰島、法國、英國與美國等地試辦經驗,主張在自動化、人工智慧(AI)新技術經濟發展下,今天工作型態已經有不小改變,應重新檢討勞動時間認定標準,「畢竟當工作型態不斷在變化,那麼『可接受工時』的標準,也應隨之進行調整才對。」

假如新政府真正落實這項政策,將使韓國目前40小時的法定工時,縮短為36小時。而且除了這項政策可能讓企業家頭疼,李在明團隊還有另一項競選承諾:廢除固定薪資包含加班費的「包薪制」(inclusive wage system),這一點也讓許多公司擔心人事成本將因此大幅上升。

結構問題應先解決

無論支持或反對,不少人對李在明政府的每週4.5天工作制,給出一個不一樣觀點:南韓內部必須先改變一些「潛在問題」。這些問題除了前面提到的勞動生產力低落,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縮小大財閥和公部門 vs 中小企業差距。

專家對此提出警示,假如政府貿然執行而沒有做好規劃,縮短工時很可能反倒會讓中小企業受傷,畢竟韓國社會本就傾向大財團,而4天工作制這種被視為福利的新制度,如果沒有配套措施,只有在大企業或公部門推行,那將進一步擴大本地勞動市場的不平等現象。一旦不平衡發生,勢必會導致多數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勞工的收入降低、工作也會更加不穩定。(推薦閱讀)南韓史上最大單一武器出口訂單!現代集團獲得波蘭60億美元軍購合約,採購180輛國產K2主力戰車

2025年6月4日,南韓新任總統李在明與第一夫人金惠景出席總統就職典禮。(美聯社)
2025年6月4日,南韓新任總統李在明與第一夫人金惠景出席總統就職典禮。(美聯社)

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勞動學教授權赫(Kwon Hyuk,音譯)指出,「在當今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中,『工時多=產出高』的舊公式已不再適用,尤其是在製造業領域,現在更重要的是:該如何有效地完成工作。」權教授同時也建議政府,要進行工時縮減,韓國真的必須先強化中小企業的競爭力,才能真正做到讓多數勞工受益,而不是因此受傷。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