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愛上台灣的日式建築大師「渡邊義孝」不藏私分享私房料理地圖:「在台南我最喜愛的風景,就是如同微血管一般的小路窄巷。」

Tatler Taiwan

發布於 2022年05月13日08:15 • Tatler Taiwan

熱愛台灣、長年觀察自日本時代遺留至今的各式各樣日式老屋的建築師渡邊義孝,近期出版《臺南日式建築紀行》,且看他與我們分享自己的台南美食與文化地圖,藉其之眼一窺台灣之美。

欲罷不能地愛上台灣的日本建築師

渡邊義孝。圖片來源/鯨嶼文化
渡邊義孝。圖片來源/鯨嶼文化

渡邊義孝(Yoshitaka Watanabe)1966年生於日本,為日本一級建築師,也是風組‧渡邉設計室負責人。

他曾任尾道市立大學兼任講師、東亞日式住宅研究會會員、NPO法人・尾道空屋再生企劃理事、日本民俗建築學會會員,相當活躍於文化資產界,更致力於歷史建築調查與老屋活化,所參與的民間公益組織,協助政府和民間單位修復、活化、再利用老屋空間,重新創造價值。

渡邊義孝。圖片來源/鯨嶼文化
渡邊義孝。圖片來源/鯨嶼文化

渡邊義孝自2011年起多次來台(2019年就來了7次!),考察台灣各地近代日式建築,數量多達數千處,並以手繪筆記的方式記錄建築特色,2019年推出的《臺灣日式建築紀行》一書,便已在台灣老屋和文資圈獲得諸多迴響。

於是他在2022年再度將視角聚焦於台灣文化古都:台南,將多年的探訪與研究彙整成冊,收錄精美的台南建築和街道手繪,專業的日式老屋剖析研究,以及日式抒情旅遊散文,讓台灣讀者重新認識台南,也帶領日本讀者一起見證台南日式建築的魅力與光彩。

(以下內容摘自《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地靈與現代主義的幸福同居》一書的「建築痴的府城美食挑戰」及「臺南不止步:永續的古蹟保存」章節)

在工作之餘吃什麼?

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我絲毫沒有享受美食的餘裕。

因為,只要還有一點點時間,我就會很貪心,「再看一個建築吧」。難得來到美食勝地臺灣,然而我不是大嚼超商三明治邊畫素描,就是狼吞虎嚥牛肉麵以後趕著上路……我這種風格,好像很難改變。

即使是這樣的個性,只要和別人同行,情況就不一樣了。身邊有旅伴時,會想慢慢品嘗當地的滋味。也會有人這樣邀約,「你都來臺灣了,一定要讓你體驗美味的食物」。多虧那些親朋好友,連我這樣的建築痴,都能略懂臺灣美食。

這一章想介紹的是親切的朋友們帶我去的店家。

當地代表性的高級餐廳、雜亂的市場中總是熱熱鬧鬧的平民美食、邊走邊吃的路邊攤的味道,每個都是我想深深記得的臺南好滋味。為了記憶,於是記錄。寫在筆記裡的用餐紀錄,就算時間經過,也不會在心中消逝。記錄飮食時,唯一的煩惱是,必須耐得住善意的眼神……他們會不斷催促著「趁熱吃啊,不要畫什麼素描啦。」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阿霞飯店 (@asha.restaurant)

說到臺南飮食,有一本書不能忘記——辛永淸著《府城美味物語:臺南安閑園的飯桌 》(日文版:安閑園的食桌)。

身為臺南望族之女,辛永淸在晚年時回憶兒時料理所記下的散文。我讀了這本書更深刻地明白了,飮食果然才是最能強烈表現出一個民族生活文化的領域。隱藏在巧克力裡的苦澀追憶。在提及內臟料理時,回想起從前家中健壯廚子的動作。為了那些要等主人用完餐才能吃剩菜的傭人,特地留下湯品的體貼、以及從結婚宴客料理談北部和南部習慣的不同。我只是稍微接觸了臺灣食物的旅人,都能從此書的視角到達深刻的飮食世界。

作者的兒子辛正仁書後的跋語這麼寫:「我覺得鮮明地回想起從小便伴隨著自己的細膩感情,是綜觀自己往後該如何生活的最好辦法。」*(劉姿君譯,《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而熱愛料理、將招待客人當成自己的無上喜悅,辛永淸女士的哲學,透過飮食,充分地承傳了下來。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rau_taiwan

我曾在板橋的居酒屋和臺北朋友一起吃飯。其中有一個人提起,「和臺南的食物一比,臺北的東西簡直是豬飼料。」實在是太過分的說法了,如果是臺南人這樣說的話,肯定會大吵起來,但那是臺北人自己說的,所以我也只是靜靜地聽。

他接著說,「臺南從鄭成功時代開始,有連綿不絕的歷史積累,所以臺南人常說『不管什麼,臺南都是第一』。可惜的是(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還不得不同意呢。」

他還聊到「餐廳的樣子」。「臺北人傾向『用 SOP 判斷』、『用服務或裝潢來判斷』、『有名了以後,就算廚師換人,也還是會受歡迎』,相反的,臺南人『追求食物的本質』、『服務態度差店裡又骯髒,可是用味道一決勝負』,『很多店都是老闆兼廚師,所以店家表現出的個性很強烈』。」

我要說,「各位臺北人,請千萬壓抑住怒火!」以上的言論,千眞萬確,都是我從貨眞價實的臺北人那裡聽到的感想。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ᴊᴇғғ|雙北美食|不定期更新.ᐟ.ᐟ (@jeff_eat)

《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內頁
《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內頁
《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內頁
《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內頁

那位臺北人告訴我的「臺南好吃」淸單,我還保留著。

松竹當歸鴨、冰鄉八寶豆花、阿江鱔魚、存憶咖啡館、上林牛肉鍋、謝家八寶冰、六千牛肉湯、包成羊肉、赤崁樓旁炭火烤土司、鴨母寮市場垃圾麵、泰成水果行芒果冰、夏家魚麵、蔡三毛豬血湯、葉鳳浮水魚羹、阿卿杏仁牛奶冰……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 HUNNY !|Winnieの美食特輯| (@winnieinthefood.tw)

眞不甘心,胃只有一個。胃也跟卡臣一樣有兩個就好了!(各位讀者,發現我這是在模仿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卡臣」迷因嗎?)在旅行中,我得記得常常帶上這個淸單。總有一天我要跟那個朋友報告。「你分享給我的臺南美食,我終於都大快朵頤了!」

台南的「這裡」有點特別!

台南水交社園區
台南水交社園區

2019年12月,我在臺南。如今回望,正當疫情來襲之前。我之所以會參加水交社文創園區的開幕活動,是臺南市觀光旅遊局局長陳信安先生的通知。

到目前為止,我在臺灣看過好幾個文創園區。每一個都是日本時代建設的工廠和宿舍群的保存再生案例。臺北酒廠變身為文化產業設施「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廠活化為以藝術為主的創意空間「松山文創園區」。每一個活化空間都是臺灣特有的、既獨創又極具企圖心的歷史建築改造傑作。

不過,水交社和至今看過的文創園區,看起來有點不同。裡面的展示,不只是日本統治時代臺灣不可或缺的重要歷史斷面,還凸顯了戰後的眷村生活。而且,各個展館的螢幕,完美融合了「IT技術」和「活生生的體驗」的兩端。看到這種概念和表現手法以及設計力,我甚至湧起了不甘心的感覺,想著「臺灣又進化到更高的層級了」。

寫這篇稿子的時候,臺南車站的修復工程正在順利進行中。臺南車站,名副其實是「臺南的門面」,裝飾藝術風格的白色車站,和1936年當初興建時同樣,會是併設旅宿和餐廳的「旅行玄關」,日日迎接新的旅客。隨著工程進行,據說也發現了施工 當時的材料和設計巧趣。這些經驗,想必都會更加提高修復技術人員的技術吧。

水交社園區展示空間
水交社園區展示空間
水交社園區建築
水交社園區建築
《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內頁
《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內頁

我在臺南旅行時,經常利用的「自助洗衣店」位於公園南路。把錢投到機器以後,等待的時間,其實走回旅宿也行,不過我更喜歡吹著夜晚的涼風,在周圍散步。就在那時,在巷子盡頭看到一間木造砂漿的二樓洋館。大大的半圓拱相當顯眼。雖然知道是重要的遺構,不過窗戶破了、牆壁上也開了洞。給人留下的只是整體都嚴重破損的印象。即使是這樣,建築物發出的不可思議的魅力讓我心有所感,我實在無法離開這棟被外燈的橘黃光線照耀的建築,只能痴痴地凝視著。

之後,看到 Facebook 的朋友的文章,才知道這棟建築就是「臺南偕行社」。1915年興建的陸軍將校的集會設施。2005年成為無人照管的空屋,但有許多市民出面反對拆除。2007年雖登錄為歷史建築,事態並未改善,2017年實施建築調查。我看到報導提到文化部終於提撥8,500萬元預算,臺南市啟動了全面修復工程。這是2021年3月的事。「臺南偕行社」預定轉化為文化設施,預計於2024 年修復完工,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個時候,我應該可以「再見」到它。

臺灣不止步。

總是看著未來,持續進行著別處無法達成的挑戰。自國的歷史,不管是陰是陽、是正面或負面,都無畏地直視,是為了確定自己的認同,也是為了前往更好的未來。建築的保存和活化,是歷史的漫漫長旅中不可欠缺的重要車輪。我們日本人,也應該直接凝視那些刻在歷史裡的光和影,和好鄰居臺灣一同向前走。然後,我希望,總有一天,日本也能在這個領域追上臺灣。

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地靈與現代主義的幸福同居

作者:渡邊義孝

譯者: 高彩雯

出版社:鯨嶼文化

購書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0697?sloc=main

延伸閱讀—

【Tatler獨家專訪】亞洲50大酒吧ROOM by Le Kief主理人Seven Yi宛如吧台後、餐桌前的劇場說書人:「故事性是深夜酒客的心之所向。」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