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關鍵圖輯】70歲美國印地安婦人,持續爭取教會學校對昔日性侵案的一句道歉

關鍵評論網

發布於 2022年08月13日10:02

今(2022)年5月,美國政府承認了聯邦印第安人寄宿學校,過去對數代美洲原住民兒童造成的傷害。印地安人寄宿學校存在於17世紀中期至20世紀,以「開化」原住民兒童、使其融入白人社會為目標,並強迫兒童放棄原有的語言及信仰。

傑拉爾丁・夏博諾・杜博特(Geraldine Charbonneau Dubourt)對於政府承認一事樂見其成,不過她真正想要的是正義。

教會學校受害者貢薩拉茲(Julia Gonzalez)與杜博特(Geraldine Dubourt)漫步於破敗的老舊校園|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教會學校受害者貢薩拉茲(Julia Gonzalez)與杜博特(Geraldine Dubourt)漫步於破敗的老舊校園|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70歲的杜博特,曾在南達科他州的聖保羅印地安人教會學校(St. Paul's Indian Mission School,以下簡稱聖保羅教會學校)與八名姊妹遭到強姦與虐待。時至今日,她為此付出的努力,卻未取得任何成果。

當法律與加害者同在

南達科他州於2010年通過的一項州法,禁止了40歲以上的性侵受害者,對任何知道或應該知道此事的機構提起民事訴訟,縮短了受害者尋求賠償的追訴時效。為州法起草的律師甚至承認,此舉就是為了保護天主教會,及其他相似的教會學校。

曾經遭受性侵的貢薩拉茲已經放棄向教會學校進行法律追溯|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曾經遭受性侵的貢薩拉茲已經放棄向教會學校進行法律追溯|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杜博特與族人盼望著推翻這項立法。他們表示,該法案懲罰了性侵害的倖存者,這些烙印在身心的創傷,往往使得他們直到晚年才敢為自己發聲。十幾年來,杜博特與同伴們在南達科他州首府皮爾 (Pierre)舉行集會抗議,希望能讓州議員們感到羞愧,從而採取行動,然而這些都無濟於事。

這場抗戰的風暴中心是天主教蘇福爾斯教區(Catholic Diocese of Sioux Falls),該教區曾公開為神父幾十年來性侵兒童的罪行道歉,然而面對聖保羅教會學校前學生的指控,卻選擇保持沉默。

照片後方為位於揚克頓印地安人保護區(Yankton Reservation)的教會學校|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照片後方為位於揚克頓印地安人保護區(Yankton Reservation)的教會學校|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蘇福爾斯始終堅稱,它不對任何聖保羅教會學校造成的傷害負責,因為自己並未介入經營,也未直接對學校的神父與修女進行監督。

「主教和大主教針對誰能在轄區內運作,擁有最終的掌控權。」神父虐待倖存者組織(Survivors Network of those abuse by Priests)執行長希納(Zach Hiner)說道。「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教區,而分散責任的做法。」

棘手的是,對於被族人稱之為「九個小女孩」的杜博特姊妹來說,時間已所剩無幾。過去一年,已有三人相繼去世,還活著的也有70、80歲。「南達科他州的議員正在等著我們死去。」杜博特說道,她發誓將持續奮鬥下去。

沒有審判,就沒有責任

尋求法律救濟的杜博特,在2011年遭受碰壁。當時巡迴法院引用了2010年限制追溯時效的州法駁回訴訟,使該案從未進入審判階段。

2012年,南達科達州最高法院也駁回杜博特姊妹的訴訟,以及其他九件相關案件。法院指出,原告未能證明蘇福爾斯教區必須為校方的性侵行為負起責任,原因在於沒有證據顯示,該教區曾有人員擔任過營運學校NGO的行政人員或董事。此外,法院也未針對虐待行為是否確實發生作出裁決。

然而,當《路透社》調查非營利組織聖保羅印地安人使團(Saint Paul's Indian Mission)於1954年的章程時,發現該組織的活動目的竟然是「根據南達科他州蘇福爾斯羅馬天主教教區規章」照顧原住民兒童。文件進一步指出,組織工作是在蘇福爾斯主教指定的地區傳教,及教育當地原住民。

如今,杜博特最大的願望是讓陪審團有機會透過她們的陳述,並權衡所有證據,大聲的說出是否願意相信九位姊妹過去的遭遇。

「沒有審判,就沒有責任。」杜博特說。「我們不在乎究竟是蘇福爾斯教區,還是在羅馬的某個人,要來為施虐行為作出回應,但總有人得為此負責。」

更多「美洲印地安人」相關文章推薦

📌 美洲原住民為何沒能像歐亞草原遊牧民族形成帝國?因為缺了個農耕中國
📌 【圖輯】印地安自治區面臨嚴重乾旱:納瓦荷人淪為「氣候難民」,與洛杉磯爭奪水資源

點擊加入「關鍵評論網LINE官方帳號」 探索多元觀點,從這開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