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整理
台幣於近兩個交易日(4/28 和 5/5)總計升值了接近 10%,創 2023 年以來的新高,受到市場集體預期台幣走強,引發出口商拋匯踩踏以及壽險業者緊急調高台幣升值的避險操作。
MM 研究員
台幣在 4/28 以及隔週的 5/5 總計最大升了接近 10%,創 2023 年以來的新高,時間點剛好落在 5/1 台美第一輪段談判完成以及即將宣布匯率操縱國名單的時刻,加上不久前川普海湖莊園才謠傳要求貿易對手國有序讓美元貶值,導致市場集體預期台幣走升,出口商先行進行大量拋匯導致踩踏,也觸動了在海外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壽險業者緊急拉高避險比例。
後續央行也在 5/5 記者會上進行解釋,包括:
台幣升值來自政治壓力? 澄清台美談判中並未有涉及新台幣升值的要求。
台幣是否有過度升值? 近期的波動不正常,屬於過度波動,因此會適時調節。
是否有匯率操縱問題? 央行表示並不會刻意讓台幣貶值,且有數據證明 95% 的匯率是由資本流動決定。
廣場協議是否重演? 當年市場體量小,資本流動也較慢,而現在的情況已不容易聯合進行干預,兩者制度背景差異大。
另外央行也提到發現大規模禿鷹行為,已進行警告並要求說明用途,會繼續嚴格監控。
其實無論是否是川普因素或央行操縱,我們認為此次更像是台幣被低估的一次性反應。過去兩年,台灣受惠 AI 浪潮帶動出口動輒雙位數成長,台股大漲並賺取大量經常帳順差,與此同時台幣卻並未跟隨升值,早已有相對被低估的狀況,這次市場一次性反應也讓台幣在 5/5 繼續直接升破 30 一度來到 29,而後續台幣的走勢如何展望,以及強勢台幣可能造成的影響,我們將在 5/7(三)透過 快報 做更詳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