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喉部肌肉退化和吞嚥能力下降,高齡長輩容易發生嗆咳和吞嚥障礙。國健署統計,台灣12.8%的老人,有吞嚥困難症狀。
中山醫院大學和聲樂家合作,以「預防醫學」觀點、設計喉部肌肉的歌唱訓練課程,結合聲帶、橫膈和腹肌的發聲方法,透過長者熟悉的歌曲,強化吞嚥相關肌群,降低嗆食風險。
聲樂家廖淑玲:「 美聲發聲法的技巧,來運用到我們在吞嚥功能裡面,所對應的一些肌肉的部位(訓練),其實有口腔訓(練)健口操, 可是那種健口操,通常都是流於比較枯燥的(訓練),感覺是比較單調的。」
聲樂家廖淑玲和中山醫學大學合作,針對吞嚥功能退化的銀髮族,首創喉部肌肉的發聲訓練。「把氣吸到哪裡 吸到肚子。」
長者馬瑞雲:「 對我們的肌肉 對我們的肺部,真的是幫助很大,所以你看我已經88歲了,講話還是很嘹亮啊。」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 我們利用這樣的機會訓練,可以達到疾病預防,或者健康(延緩)老化這樣的功能。」
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12.8%有吞嚥困難症狀,伴隨嗆食風險。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張展榕:「 老人家嗆食第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吸入性肺炎 會有死亡的風險,精準吞嚥內視鏡檢查,我們會在病人(咽喉處),放著一個內視鏡的情況底下(觀察),讓病人喝這個藥水,去看看他是在哪一個,層級會有吞嚥(困難)的問題出現,然後我們就可以研判說,他是感覺的問題 統合的問題,還是肌肉無力的問題,那如果是肌肉夾不緊的, 這個可能要去看一下耳鼻喉科醫師。」
不論是健口操、還是美聲訓練,都能強化吞嚥肌群,降低嗆食風險,但如果被判定是重度吞嚥障礙的高齡長輩,還是需要接受專業復健,甚至侵入性的手術治療。